编者按:十四年抗战,多少仁人志士怀抱救国理想,少小离家,谁知家亲永;十四年抗战,烽火连天,多少家庭妻离子散,无奈海角天涯;十四年抗战,多少英雄驰骋疆场,挥别战友,怎堪聚首无望;十四年抗战,多少亲人从此骨肉离分,多少友人从此天各一方,多少战友从此音讯茫茫!很多人通过我们的网站、微博、微信、QQ等寻找抗战中失散的亲人、失联的战友。基于此,抗日战争纪念网开通抗战失联寻亲平台,希望让更多在抗战中离散的亲人重聚,希望让更多因抗战而结缘的战友再会,也许只是后人重逢,但是情谊传承,也弥足珍贵!如有寻找抗战中失联的亲人、战友的朋友,请与我们联系;如有抗战中失联寻亲的任何线索,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0731-85531328; QQ:2652168198;微信号:kzjnw0903;电子邮箱:tougao@krzzjn.com;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英才园1片17栋
今天收到抗战英烈汪敷民后裔的求助信息,转发如下:
我的父亲汪敷民是湖南醴陵栗山坝螃蟹冲人。黄埔军校长沙小吴门分校毕业后,入伍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任军需处长,师长陶柳。
浙江省渝泉(记不大准)抗日战争中,前方很多将士负伤,感染了伤寒病毒急需青霉素救治将士性命。当时青霉素被日本人控制,中国医院无货,我父受命到民间和美国人手里求购,历经艰难购到了青霉素。可我父亲自己也感染了伤寒病毒,为了将青霉素留给负伤感染的抗战将士救命用,拒绝了使用青霉素救治。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年仅二十九岁。
国民革命军授予我父亲《为党国操劳》身亡的称号,发放了给我母亲和我的抚恤金和证书(这些证书都不在了)。父亲病故火化后,军部派了卫队护送父亲骨灰。母亲和我一路随行,历时二月回归故里。
我父病重期间画了一只枕头:枕头左边两根竹子中间一只刚出土的小芛,枕头右边写了《竹报平安》,以寄托对母亲和我的牵挂,藏着父爱如山、期望儿孙后代平平安安的心愿。我十四那年外出谋生,母亲把枕头交给了我。我将这只父亲画的母亲绣的,比金子还珍贵的枕头保存了63年了。父亲病故时,我只半岁,不记得父亲什么样子,也没学会喊爸爸,爸爸就走了,永远都没有回来了!现在我将这只枕头与母亲的遗象一同挂在客厅里,每天上香供奉思念。当年与我父亲同在陶柳部下供职的陈迪修军医是我父的结拜兄弟,陈迪修军医1949年后,任醴陵市城关医院院长。还有一个叫汪敷汝,醴陵市栗山坝人。不知他们的后代是否有我父的信息?
几十年来,我只想有一张我父亲的象片,能与母亲的遗象挂在一起,每天上香供奉,寄托思念。恳求各位仁人志士费心帮忙查找我父亲的象片,了我数十年心愿。现将我母亲潘春连老大人遗象和父亲画的妈妈绣的枕头照片一同发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