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专题栏目 > 战争寻亲 > 内容正文

寻证启事:追寻刘运钧外公的抗战足迹
来源:袁孝龙   2025-08-12 16:25:47

  亲爱的各界朋友:

  我是国民革命军21军145师师部电台台长刘运钧的外孙袁先生。自幼听外婆钱碧均讲述外公出川抗日的故事,那些烽火岁月里的坚守与赤诚,让我深受抗战精神熏陶,多年来始终执着地找寻外公抗战的珍贵资料与事迹。

  此前浏览抗日战争纪念网页文章《(杭州淳安)方龙奎》(https://www.krzzjn.com/show-736-89517.html),发现文中关于145师的信息,与我手中物件及家族记忆高度吻合,那一刻的激动难以言表。

  我留存着外公的抗战胜利纪念杯,这是当年师长凌谏衔定制赠予战友的珍贵信物,同款杯子曾在2015年江苏泰兴抗战70周年展览中出现,关联战友为张诚德少将。更有幸的是,我在江津档案馆查到了外公1938年的委任状,纸张虽已泛黄,却清晰见证着他因战场立功,被委任为无线电排少尉通讯员的荣耀。

  外公刘运钧,原四川省重庆市江津县德感何家村人。1937年,他毅然放下成都无线电台实习的安稳,随刘湘川军出川抗日,八年里辗转安徽青阳、江苏、江西、浙江等地阻击日军,用无线电波架起战场通讯的生命线。也是在这段烽火岁月中,他与外婆钱碧均(原安徽省贵池市青阳县茅坦乡钱龙村人)结缘,两颗心在硝烟中紧紧相依。部队在浙江淳安县抗敌时,大舅降生,外公为他取名刘德淳;在江苏作战期间,大姨妈出生,便取名刘德苏,这些名字里都藏着那段特殊的抗战印记。

  值得一提的是,外婆的哥哥钱治华,当年还是外公刘运钧的无线电徒弟,一同在战场上传递军情。抗战胜利后,外公和外婆回到老家重庆江津卸甲归农,而钱治华去了台湾,后来成为黄埔军校无线电通讯教官。80年代时,他还与外婆有过书信往来,只是后来渐渐失联,这也成了外婆心中一直以来的牵挂。

  我已通过胜利杯联系到凌谏衔师长的小儿子凌承纬先生(80余岁,深耕抗战美术研究),他嘱托我借着杯子、委任状这些历史信物的信息,串联起更多抗战老兵后人,让这段历史得以更好地传承。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为完整还原外公的抗战历程,也为了圆外婆的念想,传承先辈们的精神,恳请各位助力:

  若您知晓21军145师抗战史料、线索,尤其是关于刘运钧台长、凌谏衔师长、张诚德少将,以及钱治华先生的故事、档案;?

  或了解同款胜利杯、类似抗战文物的留存传承情况;

  又或您就是抗战老兵后人,愿分享家族先辈的经历,欢迎与我联系!

  盼能汇聚众人力量,一同还原这段珍贵的历史,让先辈们的热血故事、家国情怀,被更多人铭记与传承。

  联系人:袁先生

  联系方式:18996140168

附: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