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专题栏目 > 战争寻亲 > 内容正文

【寻亲】河南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发现抗日英烈墓碑
来源:抗战史迹   2017-04-29 09:00:40

  寻找抗战英烈史料及亲属:

  侯万全烈士:陆军110师330团3连一等兵,四川酉阳人;

  郭俊烈士:陆军第28师164团,少尉排长郭俊;

  无名烈士:抗日时期位于河南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的军政部第25后方医院附近烈士园的一千多名烈士。

  求抗战史学研究者及各地爱心相助,寻找相关信息。请知情人士联系请微信号:TONG20060823,手机13580166225。非常感谢!

  (有关本文文字问题可联系小编微信:l17087421245)

  河南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发现抗日英烈墓碑。所以请当地热心人去落实一下,反馈回来的信息说当地曾是后方医院,曾有千余座的英烈墓,可惜被毁。

  侯万全碑:“陆军一一0师三三0团三连四川酉阳人,一等兵侯万全之墓,军政部25后院民国三十年一月七日”

  郭俊烈士碑:“奋勇杀敌,陆军第二八师一六四团,少尉排长郭俊,军政部第25后院中华民国”(注:碑有断残,包括烈士名字有缺字的可能。)

  军官的碑比士兵的碑要大,两块墓碑在同一地点发现,都是修路弄出来的。当地百姓有忌讳,不能放这些东西,都在街头放着。象这样的碑还有,多的很,没被破坏的时候有几千块,从少将到士兵的墓碑都有。(编者注:这些应该是抗战时期立的墓碑,1958年平坟运动遭毁坏,目前部分被发现。)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抗战时期是国民革命军军政部第25后方医院,听老人说伤病员都是抗战中受伤转过来的。当时战场上牺牲及伤病员在医院医疗无效死亡的,就埋葬在附近。

  侯万全烈士和他的战友牺牲后,他们的上级——330团团长陈钦文烈士不久也牺牲,先烈们为了保家了卫国,前仆后继,可歌可泣!

  2015年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陈钦文团长名列其中。

  侯明、侯昕、陈瑾等志愿者获得侯万全和郭俊烈士墓碑信息之后,他们进行商议,特设立【侯万全烈士魂兮归来】微信群,邀请各方志愿者群策群力,共同寻找侯万全烈士墓碑及当地原先的烈士墓碑,希望烈士英灵给予志愿者更多指引,尽快找到并安置好25后方医院附近的烈士墓碑,还原一段悲壮的抗战史。

  原墓园有一千多位烈士,需要寻找亲属,写上部队番号,我们也敬请更多的热心社会有识人士、抗战烈士后裔、国军后裔、抗战史学者、各地志愿者及热心相助的侯氏宗亲,支持这项活动!请有线索的人士看到后联系我们,一起寻找,共同努力!使英魂得以安宁!

  附一:《豫南会战之舞钢铁山阻击战》

  (本文来网络,有适当改动。特向原作者鸣谢!)

  .

  背景及概要:豫南会战

  1941年1~2月,中国军队在河南信阳以北地区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的作战。日军为寻歼在豫南的中国军队汤恩伯集团军,抽调第3、第17、第40师及特种兵一部,集中在信阳以北地区,由第11集团军司令官園部和一郎指挥进攻豫南。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3个集团军共8个军组织防御,将第31集团军(总司令汤恩伯,辖第13、第85、第29、第92军等部)集结于舞阳以南及汝南以东地区;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辖第55、第59、第68军)集结于唐河、泌阳附近;第21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辖第84军)集结于息县(今包信集)附近。各集团军派出有力支队潜入敌后袭扰,以少部在正面抗击,主力预伏于日军进犯路线两侧,待机破敌。

  1月24~25日,日军分三路相继沿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及两侧北犯:左翼兵团第3师加强步兵2个营,炮兵、工兵各1个团,由小林店向舞阳进攻;中央兵团第17师加强炮兵1个营,由明港向西平进攻;右翼兵团第40师由正阳向上蔡进攻。同时,皖北、豫东日军分别向涡阳、黄泛区进犯,策应豫南作战。至27日日军进至汝南、驻马店、沙河店、春水一线。第五战区捕捉敌已分散、疲惫之机发动反击,令第13军向象河关侧击,第85军向上蔡附近侧击,第68、第55军分向象河关、泌阳之敌尾击,第59军由襄樊向南阳推进。29日,日军中央兵团至遂平扑空,左右两翼兵团遭第 13、第85军重创,为挽救两翼危局,遂于31日变更部署,将中央兵团分向两翼迂回,企图与右翼兵团在汝南夹击第85军,与左翼兵团在舞阳夹击第13军。第85、第13军迅即先机转移,日军再次扑空,并遭到第2集团军3个军和第84军侧背攻击,连日苦战疲惫不堪,后方联络被割断,遂于2月2日开始回撤。日军第3师留一部于舞阳、保安寨向北警戒,主力由保安寨窜犯南阳和镇平,4日陷南阳。第五战区乘胜跟踪追击和截击,迫日军向原驻地龟缩。2月12日,恢复战前态势。是役,中国军队以一部正面节节抵抗,主力预伏两侧待机,将敌击退。

  附二:《杨庄墓地那冬面有个将军坟》

  (本文来网络,有适当改动。特向原作者鸣谢!)

  1941年1月28日、29日,中国军队(国军)在13军110师330团团长陈钦文的率领下,在舞钢市区大石门一带与来犯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64年过去了,当年曾亲历过那场后来被称作“豫南战役”“接官厅战役”的王耀九、高瑞堂老人,近日在同来访记者交谈时,仍不住地用“惨烈”二字来形容。 今年已92岁的王耀九老人回忆说,那年的农历正月初二,占据武汉的日寇因劝中国军队投降不成,由信阳派出军队,向驻扎在叶县、泌阳的13军发起攻击。28日9时,双方在舞(钢)泌(阳)交界处展开激战。日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向吴绍周指挥的110师发起猛烈攻击。老人讲,当时天气晴朗,站在高处可见滚滚烟尘。战斗持续了5个小时后,伤亡较大的110师于下午4时,被迫撤到接官厅(现被石漫滩水库淹没)、大石门一带。13军军长张雪中命令110师在此阻击日军,掩护大部队向西北方向撤退。大石门南面是滚河,东西两边的旗杆眼山、刘山,正是通往舞阳、叶县北部平原的咽喉要塞。据80岁的高瑞堂老人回忆,110师指挥部设在羊角湾村。晚11时,吴绍周命330团团长陈钦文在接官厅及大石门东西两侧的山上布防,战线东西长10余华里,另派两个团驻守鹁鸽楼以北。29日凌晨4时,万余日军进逼到滚河对岸。天刚蒙蒙亮,日军分三路从长滩坑、岗李、大禹王渡河,向110师阵地发起猛烈进攻。中路首先进攻330团防守的接官厅、大石门。接官厅虽寨墙宽厚,但日军进攻凶猛,寨门很快被炸开,驻守军队败退。大石门山上的中国军队居高临下,以密集火力,阻止日军进攻。据王耀九老人讲,这时,从东南方向飞来9架飞机,对旗杆眼山、刘山等几个山头和附近村庄轮番轰炸、扫射长达一个多小时,一时间,烟火四起,乱石横飞,无处躲藏的将士伤亡惨重。10时许,110师阵地失守,主力向叶县撤退。

  两位老人讲到此时,激动地告诉记者,那个陈团长真了不起!11时许,陈团长率余部退至舞钢市铁山时,发现了避难的老百姓。在天上有飞机、地上有日军骑兵、步兵紧追的情况下,即令部队就地阻击敌人。他问老乡“这是啥地方?”老乡说“是将军墓寨”。听此言,陈团长甩掉衣服高呼:“弟兄们,誓死不当亡国奴,我们决不再后退一步!”喊罢,带头冲向敌阵,几乎所有将士都壮烈殉国。据旧档案资料称,是役“歼敌三千”,阵亡将士1068位。几个月后,将军墓东南山坡上堆起6个大坟头,一个葬的是陈团长,余下的葬着其他阵亡烈士。后来,当地民众称此为“万人坑”。

  面对日寇,当地民众毫无畏惧,纷纷参加战斗。老人提到一个叫王沐虎的青年。他是被抓去修工事的,日军攻破阵地,他对机枪手说:“拼吧,打死两个够本,打死三个赚一个!”王沐虎面南跪下,双手托起机枪支架,机枪手狠狠向鬼子扫射,一连打死6名日军。机枪手被打死,王沐虎受重伤。高瑞堂老人说,日军一直打到舞阳,一路烧杀抢掠。两天后,他不幸被抓,为日军牵引抢来的牲口。直到三天后,他才逃了回来。

  60多年过去了,不论时代如何变迁,那段历史不能忘,抗击日寇、英勇捐躯的英烈们不能忘!老人如是说。

  附三:《陈钦文烈士后裔到舞钢市祭奠先烈》

  (来源《平顶山日报》,记者王岗。有删节,特向原报及记者鸣谢!)

  2011年5月15日,舞钢市铁山的半山腰间,陈钦文烈士的后裔、来自江西新余市的陈志邦眼含泪花,捧起一捧褐色矿土,拾起褐色矿石,对着已经成为深潭的采矿坑长跪不起,用最传统的方式祭奠长眠于此的抗日烈士。 今年70岁的陈志邦告诉记者,父亲陈钦文1908年出生,18岁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班,后到南京高级班深造。毕业后在国民党13军服役,曾参加长城抗战南口保卫战、上饶战役、台儿庄战役等,多次负伤。由于作战英勇,指挥有方,24岁起,父亲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39年晋升为13军110师330团上校团长,在豫南战役中牺牲时年仅33岁。父亲牺牲时,陈志邦在南阳市方城县才出生6天,由母亲(1962年去世)带着辗转回到江西老家。1984年,经江西省政府批准,陈钦文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民政部为烈士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至此,陈志邦寻找父亲遗骨埋葬地的愿望更为强烈。陈志邦说,至于父亲牺牲地在何处,母亲及家人都说不清楚。根据他们所讲情形,战役发生在河南,他推测应该在南阳市武侯庙一带。1984年他前去寻找,结果失望而归。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志邦从网上看到本报记者2005年采写的“鹰城抗战记忆”《330团血战大石门》一文后,终于解开了父亲殉难地之谜。经多方联系,当天他与堂弟一起来到舞钢市,在当地老人的指认下来到已是安钢舞阳矿业公司铁山露天采矿场的父亲殉难地,祭奠先烈,告慰英灵。陈志邦说:“来时心理上有准备。虽然无法看到父亲的坟茔,但是能在你们的帮助下寻找到父亲长眠之地,带上这里的土、山岩,让父亲回归故里,也就满足了。当地百姓传颂他的事迹,经年不息,我感到很欣慰。” 陈志邦在父亲殉难地祭奠之后,在记者的陪同下,凭吊了烈士曾留下战斗足迹的垭口、石漫滩水库(接官亭所在地)等地。

  由于种种原因,抗日将士的坟已不复存在,但陈钦文率部英勇抗击日寇的事迹一直在当地百姓中流传。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