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专题栏目 > 战争寻亲 > 内容正文

【河南省业县】远征军魏发坤烈士遗骨在施甸,志愿者寻找烈士故乡亲族
来源:抗战史迹,作者:苏泽锦    2017-06-10 09:01:08

  (中国远征军抗日阵亡将士魏发坤之墓)

  魏发坤之墓:中国远征军抗日阵亡将士魏发坤之墓位于施甸县太平镇莽林村小莽林自然村右边立马山头。魏发坤系河南省业县人,中国远征军36师106团特务排中士班长,1942年9月1日于惠通桥亡故,年仅21岁,葬于施甸县太平镇莽林村小莽林寨子右边立马山头。墓坐东朝西,墓身为土堆垒成,墓门式样简易,为三个石头搭成“∏”,碑记镶嵌中间。墓碑高67.5厘米,宽34厘米,碑体完好,字迹清晰。魏发坤之墓由太平镇莽林村小莽林村民小组杨文义务管护,至今已有70余年。

  请知情者联系施甸志愿者苏老师(18725283362,18087572339);

  或者联系李勇13580166225(同微信号)

  这是2016年作者苏泽锦老师去祭扫简少良烈士墓的路上

  1942年5月,日军进占滇西,中国远征军20多万大军驰援滇西,两军对峙两年多时间。驻扎在怒江东岸的10多万远征军多次渡江到龙陵和腾冲敌占区向敌人发起攻击,可是,由于敌人占领有利地形,我军每攻一次伤亡都相当惨重。每次战役下来都有很多伤病运下来,被送回施甸后方医院进行救治,可很多重伤员就牺牲在运送后方途中的担架上。被运回后方医院医治的伤员也因伤势过重,牺牲在施甸境内。当时由于战争紧急,条件有限,来不及单尸掩埋,就进行群体埋葬,没有树立碑记,再说当时也不知这些远征军姓啥名谁,只有一部分远征军的墓碑上刻下了名字。当年后方医院最集中的是由旺、仅被送回由旺医治而牺牲的就有1000多名官兵。当地人就把他们安葬在由旺“文笔塔”以西的山坡上,通过70多年风雨的冲刷洗礼,现在墓冢难辨,如今只有部分遗迹。

  太平和万兴是两个临江最近的地方,远征军也在此设立临时医院站,从江边抬下来的伤员重伤员就往施甸由旺送,轻伤员就留在临时医院站进行救治,也有一部分官兵不治而牺牲了。仅万兴半坡寨“军民联合办事处”就牺牲了近500多人。由于官兵死的太多,男人们都到江边渡口做民工、水手,支援划船抬运伤员去了,留在家的都是一些老人、裹脚的妇女和小孩,对牺牲的官兵没法进行掩埋就抬出去堆在山洼里,只进行草草掩埋。也有一些官兵进行单独安葬,树碑立墓。

  如今,时隔70多年了,在施甸境内还有当地老百姓一直守护着这些外地籍远征军的坟墓,现存能有碑文的还有10多冢。多年来,我在滇西各地走访调查滇西抗战这段历史时,我都一直在想着不仅要寻找活着的老兵,还要寻找安葬在施甸乃至滇西片区的远征军后人,好让他们的英灵回归故里。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受了一位逝去老兵的重托,帮他们寻找家人,他们想回家。为了一个逝去老者的重托,我一直在苦苦寻找他们的后人,花去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由于70多年了,找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可我知道我不能放弃,一定要帮他们找到他们的后人,让英灵回归故土,让遗骨回乡。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