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慧庄老兵奶奶是我们长沙关爱抗战老兵志愿服务队登门看望次数最多的老兵。从2011年以来的8年多,虽然她住在离城市百里之外的路口镇女儿家,去年以来又住到更远的金井镇孙女家,但每次逢年过节慰问活动 和每年她的生日,报名的志愿者争先恐后,浩浩荡荡。都想多看看这位虽然失明失聪却思维清楚、爱笑爱唱的老寿星。
郑奶奶是个丫头出生的苦命人,被郑家收为养女,读书学习,国难当头时报名考入黄埔军校三分校16期政工大队女生队,毕业后到36军2师任宣传保密干事,后调94后方医院从事宣传工作,她教战士们识字唱歌,出墙报、写家信、抬伤员、洗伤敷药,在炮火硝烟中绽放芳华。
衡阳保卫战中,她的新婚丈夫易泰临医生为保护手术台上的伤员被日机轰炸掉下的房梁砸断腰杆留下终身残疾。郑慧庄随丈夫复员回南京婆家,因家境贫寒无法生活,回到长沙县娘家带学生以勉强养家糊口,为丈夫治伤。因郑家被划为地主,吊打抄家,郑慧庄被迫逃往北京投靠亲戚做保姆,节衣缩食寄钱回家,腰弯成90度的丈夫在家被作为“专政对象”监督劳动,白天与社员一样出工劳动,晚上就着炉火余辉绩麻、打毛衣。“文革”中郑奶奶被赶出首都,到长沙继续做女工、当保姆。独生儿子不幸被年久失修的老屋倒塌土墙压死,丈夫不久也告别人世,坚强的郑奶奶忍痛挑起养育未成年的孙子孙女的重担,还被有人骂“叫花婆”。
直到改革开放后,郑奶奶才有了得到尊重的晚年。她热心帮助黄埔同学,教育后人不忘历史,把勤俭持家、友善待人的家风传诸后代。在女儿女婿和孙辈的精心照顾下,她屡次战胜病魔,化险为夷,1914年出生的郑奶奶是我们熟悉的抗战老兵中最高寿的。今年5月我们为她庆贺了105岁寿辰,这是我们为她祝寿的第8个年头。她一百岁生日那年,远在江苏的黄埔同学周玉云妈妈、曾宪高老兵和志愿者许年君、杰尔文森不远千里前来庆贺。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把她作为长期助养的对象,她的家庭也被评为道德模范家庭。2015年郑奶奶获颁“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失明失聪的她把纪念章紧紧攥在胸口,喜泪纵横:“再没有人叫我叫花婆了!”
10月9日郑奶奶因胆囊结石发炎高烧不退住进医院,经抢救好转。我们得知消息为她祈祷,多么希望她继续健康长寿。
10月17日中午十二点零八分这一次她终于依依不舍地永别了亲人和志愿者,怎不叫人悲痛万分。有普陀山的志愿者告诉我:今天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成佛的日子,郑奶奶莫非是菩萨的化身吗?武汉的志愿者、黄埔后裔孔祥驹用一副嵌名挽联送别:福慧双修德傳百世,端庄典雅名耿千秋。
郑奶奶您的英名永垂青史,您的音容笑貌永在我心,您念念不忘的《黄埔校歌》我们牢记心间:“怒潮澎湃,党旗挥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愈来愈响的军鼓声中、高昂激越的军歌声里,我们分明看到您当年矫健的身影……。
郑奶奶是个丫头出生的苦命人,被郑家收为养女,读书学习,国难当头时报名考入黄埔军校三分校16期政工大队女生队,毕业后到36军2师任宣传保密干事,后调94后方医院从事宣传工作,她教战士们识字唱歌,出墙报、写家信、抬伤员、洗伤敷药,在炮火硝烟中绽放芳华。
衡阳保卫战中,她的新婚丈夫易泰临医生为保护手术台上的伤员被日机轰炸掉下的房梁砸断腰杆留下终身残疾。郑慧庄随丈夫复员回南京婆家,因家境贫寒无法生活,回到长沙县娘家带学生以勉强养家糊口,为丈夫治伤。因郑家被划为地主,吊打抄家,郑慧庄被迫逃往北京投靠亲戚做保姆,节衣缩食寄钱回家,腰弯成90度的丈夫在家被作为“专政对象”监督劳动,白天与社员一样出工劳动,晚上就着炉火余辉绩麻、打毛衣。“文革”中郑奶奶被赶出首都,到长沙继续做女工、当保姆。独生儿子不幸被年久失修的老屋倒塌土墙压死,丈夫不久也告别人世,坚强的郑奶奶忍痛挑起养育未成年的孙子孙女的重担,还被有人骂“叫花婆”。
直到改革开放后,郑奶奶才有了得到尊重的晚年。她热心帮助黄埔同学,教育后人不忘历史,把勤俭持家、友善待人的家风传诸后代。在女儿女婿和孙辈的精心照顾下,她屡次战胜病魔,化险为夷,1914年出生的郑奶奶是我们熟悉的抗战老兵中最高寿的。今年5月我们为她庆贺了105岁寿辰,这是我们为她祝寿的第8个年头。她一百岁生日那年,远在江苏的黄埔同学周玉云妈妈、曾宪高老兵和志愿者许年君、杰尔文森不远千里前来庆贺。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把她作为长期助养的对象,她的家庭也被评为道德模范家庭。2015年郑奶奶获颁“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失明失聪的她把纪念章紧紧攥在胸口,喜泪纵横:“再没有人叫我叫花婆了!”
10月9日郑奶奶因胆囊结石发炎高烧不退住进医院,经抢救好转。我们得知消息为她祈祷,多么希望她继续健康长寿。
10月17日中午十二点零八分这一次她终于依依不舍地永别了亲人和志愿者,怎不叫人悲痛万分。有普陀山的志愿者告诉我:今天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成佛的日子,郑奶奶莫非是菩萨的化身吗?武汉的志愿者、黄埔后裔孔祥驹用一副嵌名挽联送别:福慧双修德傳百世,端庄典雅名耿千秋。
郑奶奶您的英名永垂青史,您的音容笑貌永在我心,您念念不忘的《黄埔校歌》我们牢记心间:“怒潮澎湃,党旗挥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做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发扬吾校精神!”愈来愈响的军鼓声中、高昂激越的军歌声里,我们分明看到您当年矫健的身影……。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