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松桃县抗战老兵杨光裕于2021年12月26日下午六点二十三分去世,享年94岁。
杨光裕,苗族,1927年5月出生,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镇人。父亲杨大全在国民党时期曾任过蓼皋镇镇长。家有四合院一座、一个码头、一个仓库,是松桃城内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
1943年,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1944年,日本为摆脱不利局面,日军发动了侵华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攻势“一号作战计划”,先后发动了豫、湘、桂会战。是年11月,年仅17岁的杨光裕正在松桃中学念初三,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期,兵役科的人到学校招收青年学生服兵役,杨光裕积极响应国民政府“十万知识青年从军抗日”的号召,第一个报名,弃学投戎。
杨光裕从学校报名当兵,踏上从军征途,成为国民部队征选为青年远征军,立志为保家卫国贡献一份力量。在报名的20多名同学中,通过严格体检,还有田儒智、陈世芳、张君义、黄一之、吴定秀、谢世杰、张迟纯、杨昌发及湖南永绥的龙金武等20名同学都达到合格,一同应征入伍。杨光裕从松桃兵役局入伍后,在兵役局科长杨昌歧的护送下,经过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到达遵义,后到达贵阳。
1945年初,杨光裕交给贵阳接兵站后,部队进行战术学科、思想教育、兵器使用等3个月的集训后,他被与浙江大学一些学生编杨光裕被编“知识青年远征军二O五师六一四团一营一连一班,师长刘安琪(国民党中将师长)。部队驻扎在城郊的修文、贵筑一带,开始集训射击、投弹、刺杀等军事项目。全国幕召的“知识青年远征军”的学生、社会知识青年、机关干部共10个师。除二O七师开赴缅甸、印度远征外,其余9个师留在国内开赴抗日战场。二O五师奉命“保卫贵阳”,在贵阳城郊布防防止日军进犯。
杨光裕回忆,我们连是特务连,当时一共有80人奔赴前线从事侦察工作,抗战胜利后只利下52人,28名战士在执行任务中光荣牺牲了。
1945年9月8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次日,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这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英勇奋战终于全面胜利了。12月,杨光裕与战友一样,申请了复员退伍,离开了部队。杨光裕复员退伍后,想到自己学历没有完成。
1946年至1949年,他继续来到贵阳青年中学读高中。高中毕业后,遇到同乡曾达义,后被引荐给他二叔时任国民党第三十九军一O三师师长曾元三,要求跟随其部队,杨光裕再一次跨入军营。部队开进广东,被编入一O三师三O八团一营一连任指导员。同乡陈世芳、张君义以及舒朝伟三人留在师参谋处任参谋。
部队从广东的英德一带向三水撤退期间,与解放军有接逐,看到了人心向背,深受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部队在三水起义,接受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第二野战军,陈庚、宋任穷所率的第四兵团进行了整编,杨光裕被编入第四兵团后勤部任文化教员。后又调到支汽团做宣传工作。部队从广东开往广西,经过白色地区进入贵州的册亨。册亨一带土匪多,部队一边行军一边剿匪。然后,部队开到云南的陆丰,后勤部驻扎在云南的海源寺。其间,先后到泸州、重庆执行被服运输任务。
按照战略需要,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驻守云南、第五兵团驻守贵州。第四兵团的军事任务是进剿盘踞在云南的国民党的残军李弥兵团。
杨光裕在部队主要负责士兵的文化学习和政治宣传等工作。
1952年初,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改编为云南军区。是年7月,刚刚通过两个月政治学习培训,部队就开始转业了,杨光裕在云南昆明复员,分配在昆明市文教局工作。为了能服务于家乡,他向组织申请,调回松桃从事教育事业,先后到松桃妙隘小学、县文教科、松桃中学、孟溪中学、松桃民族中学,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松桃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