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兴平市抗战老兵符振中于2022年1月9日9点30分在家中“归队”,享年104岁。
符振中,1919年10月10日出生,兴平市南市镇陈良村人。1937年在乾县入伍,送到“二五补训处”,1938年部队转至咸阳,随后至河南洛阳,进行军事化正规集训,符振中所在部队由洛阳某县划船抢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战前线。就在部队刚过黄河,由渡口快速摸进岸边时,日军突然出现,都戴着“长鼻子”面具,向符振中所在部队抛毒气弹。符振中从未见过毒气弹,也不知道什么是化学武器,跟着战友就四处跑窜,其中一个连冲在最前面,最后活下来的战士加起来还不到一个排。经此一战,部队损失惨重,与敌交锋方式变成游击战和拉锯战,以尽可能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后来符振中所在部队编入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开始在山西太原周边与敌人斡旋。部队分成两部分,一半人负责守阵地,一半人负责找寻、囤积粮草。由于日军武器装备先进,常有飞机出动,对符振中部队的阵地狂轰乱炸。多数时候,部队都在山区里展开偷袭,对敌人大小据点进行打击。直到1943年,在一次战役中,符振中和部队长官等几百余人被日军包围、俘虏。
日军用火车把符振中等人带到北京的集中营关押。没过多久,日本人就把他们带到黑龙江,严刑拷打下逼着干苦力,为日军修筑工事或修路。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又被带到山西大同及其他城市。后来,200多名俘虏再被押,乘坐一辆由天津出发的货船,漂洋过海,最后到达日本的名古屋。符振中等人被日本士兵看守,在一座山里钻山洞,为山下的发电厂打通运送粮食和补给的输送线路。
符振中在日本的所见所闻让他深感触动。所有青壮年日本男子都被拉去参军打仗,城市里到处是日本女人的身影。她们穿着破旧的衣服,神情木讷,做着任何工作,生活得很悲惨。
那时,因连年战争,日本的国民贫困潦倒,粮食、食盐、食品、服装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受到限制。街上,无论大小饭店,每天只许卖20斤粮食,卖完必须打烊。1945年,在日本宣布投降后,日本士兵回到家乡,生活一样清贫,饭都吃不饱,符振中曾亲眼看到有穿着军装的日本士兵在东京街头饿晕,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抗战胜利后符振中乘坐美国驱逐舰回国,刚到山东港口又被国民革命军抓丁收编,在解放战争中参与全军投诚起义,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炮兵部队,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跨江南下作战到广东汕头留守,建国后服役到1956年返回家乡,1957年参加国家156工程建设项目,其中有兴平115厂、514厂,青海海晏原子弹基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工程项目,1979年光荣离休。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