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讣告 > 内容正文

重庆忠县抗战老兵罗见渊逝世,享年98岁
来源:四川省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   2022-06-17 14:52:12

  重庆忠县籍贯罗见渊抗战老兵于2022年6月12日晚上9点45分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原成都铁路医院)因病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享年98岁。

  少年出逃家乡,参军吹响号角

  1937年,全国各地吹响了抵抗日军侵略者的口号,这个时候的罗见渊年仅十三岁,还在四川忠县上小学,母亲早早撒手人寰,父亲又为自己续了弦,对于不是亲生的罗见渊,后母将“后”字展现得淋漓尽致,动手打骂已是家常便饭,而一旁的父亲也只是冷眼相看。

  这一天,班级里的老师通知他们,过几天将会有一批抗日部队路过忠县,需要有学生组成吹号队欢迎,听到抗日这两个字,罗见渊第一个举手报了名。

  到了四川保安部队进城的那一天,罗见渊站在第一排使劲吹着手里的号角,彷佛要把毕生的力气用光。他腮帮子鼓起来的样子,给一名带队的国民党军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的学校里,高年级的学生们天天走上街头,高举横幅标语,喊着“还我河山”等口号,罗见渊见状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们光喊,却不上战场打仗呢?”一时间,高年级的学生哑口无言。

  “抗日救国,不分年纪,要去当兵打仗”,罗见渊好像是在对高年级学生说话,其实却是在说给自己听,部队进城那天,罗见渊的心里就萌生了参军卫国的想法。

  没有跟父亲商量,罗见渊第二天就跑到了部队驻扎的地方,“我想参军,和你们一样抗日”,接待他的正好是那位国民党军官,他弯下身子笑问道:“你想当兵吗?那你怕不怕死?”

  罗见渊摇了摇头,这位军官说道:“那你回家和父母商量一下,他们同意了你就可以参军。”父亲是一名老师,哪里会同意罗见渊上战场,于是十三岁的罗见渊偷偷跑出了家门,谎报军官,自己的父亲已经同意了。

  军官想到自己的部队里正好还缺少一个司号员,罗见渊号角吹得铿锵有力,于是这位十三岁的少年正式加入川军,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小战士。

  1937年10月,四川保安团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集团军新编十三师三十七团二营五连,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罗见渊由于年龄太小并没有被直接接触战场,而是在新兵连里磨砺了两个月。

  但是日军的铁蹄已经南下,国家面前哪怕是个孩子也终究要奔赴战场,1937年12月,罗见渊随部队出川抗日,从忠县上船,罗见渊第一次远离家乡,心中除了伤感还夹着一丝期待,真正的战场是怎样的呢?

  首战守九江,战士在成长

  罗见渊也记不得在船上漂了多久,一路上,所有的船只都被铺满了树枝树叶作为伪装,头顶上时不时传来飞机的轰鸣声,后来罗见渊回忆道:“紧张得不得了,生怕被敌人的飞机轰炸。”

  颠簸一路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此时正值冬天,他和战友们一样,上身穿着灰色长袖军装,下身是一条半截库,只能堪堪遮住膝盖,一双草鞋还是刚参军的时候发的。

  还好休整的时候军需处发放了棉衣,但是却是用最差的布料做成的,穿在身上就像一层纱布,罗见渊双手紧揣袖口,双脚不断踏动着,让身体有一丝丝温暖。

  “这是哪啊?”罗见渊颤巍巍地询问身边的战友,“九江,咱们要面临一场大仗了。”上万名川军和罗见渊一样的单衣薄衫,穿着草鞋跑了上千里路与日寇作战,无川不成军,罗见渊英雄的经历更是完美的诠释了这句话。

  罗见渊所在的七十二军,在到达九江市第二天的拂晓,接到了上级的任务,接替九江友军二十军的布防,但是战争注定是残酷的,罗见渊第一次亲眼目睹,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子弹炮火夺走。

  部队刚刚接防进入阵地,日本人的飞机就开了过来,只不过这次不是侦察机,而是轰炸机,还没等见到鬼子,一大批战士便因为日军投下来密密麻麻的炮弹,永远闭上了眼睛。

  罗见渊身体紧紧趴在战壕里,“鬼子部队进攻了”,听到连长的声音,罗见渊立即站起身来,扣动扳机,开枪射击,装备艰苦,每名战士只分配到了一百发子弹,面对大规模的日军,这样的弹药量根本就是徒劳。

  在打完枪膛里最后一发子弹后,罗见渊又将在忠县领到的两枚手榴弹也扔了出去,然后去战壕中搜寻死去战友的枪支弹药,日军本想借着飞机大炮的掩护,一举拿下阵地,可是却一次又一次的被中国军队挡住。

  没有弹药,没有补给,没有援军,甚至连一口水都只能喝旁边河里的,我军战士的鲜血已经将河流染红一片,活下来的战士们捧起夹杂血液的水就往嘴里送,血腥味和泥土混合,有的战士甚至选择闭着眼睛去喝,没有办法,不想喝就得死。

  日军知晓这支川军部队已经成为了没牙的老虎,于是便采取包围的战略,企图不费一兵一卒,便耗死他们,新编十三师师长唐旬伯命人清点了人数。

  原来两千人的队伍,现在加上伤员只剩下不到八百号人,战士们闭眼的时候脚上还是那双草鞋,看着昔日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罗见渊紧紧握着腰间的号角,战争很可怕,但不能使他畏惧。

  援兵迟迟不到,或许根本就不会有人来救他们,师长下令,新编十三师不能坐以待毙,即使用大刀砍,也要砍出一条活路来。鬼子失去了耐心,发动了最后一次冲锋,罗见渊举起冲锋号角,像当初十三岁的少年一般,鼓足腮帮子吹起了冲锋号。

  八百多名战士手提大刀,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罗见渊亲眼看见连长的手臂被敌人砍掉,用鲜血开辟出来的道路,让他们有了一线生机,最后增援部队终于赶来了,两军会合成功突围,而罗见渊经历了第一场战斗后也愈发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长沙退日军,赣州面生死

  九江战役使得新编十三师损失惨重,日军再向武汉进攻,罗见渊的部队只得退守江西修水县休整,等待着扩充兵员,1940年11月20日,岗村宁次想要一举歼灭第九战区,由此第三次长沙会战打响,罗见渊又跟随部队辗转到了长沙。

  这次战斗的激烈程度远超九江战役,光是日军调集的兵力就达到十万之多,罗见渊他们部队被安排在长沙郎宁河边,负责切断日军的运输线和增兵线。

  与之前一样,日军见队伍冲锋拿不下郎宁阵地。次日凌晨,便又出动了大批飞机对罗见渊他们进行轰炸,有了上战场经验的罗见渊对此早已能做到临危不乱,躲在战壕里,等着一轮轰炸完毕,再趴回阵地。

  日军增援部队被堵在这里,迟迟不能开赴长沙主战场,气急败坏的日军指挥官决定增加兵力吃掉罗见渊他们的守卫部队,而我军前线已经分不了一兵一卒来帮他们守阵地了。

  前有日军突进部队,后有鬼子增援部队,罗见渊他们仿佛成了被包围的那一个,漫天的炮弹在阵地上开花,一发炮弹正好落在机枪手旁边,罗见渊摇了摇机枪手,已经没了气息。

  在战斗中,机枪是一个阵地的火力点,所以机枪手也成为了率先打击的对象。罗见渊没有犹豫,捡起机枪,顶上机枪手的位置,一梭梭子弹扫向敌军,那时的他还只是全连最年轻的战士,却是最勇敢的那一个。

  日军的突进部队弹药和粮食渐渐被耗尽,而罗见渊他们的子弹也不多了,还要分出一部分用来抵挡背后日军的增援部队,日军飞机降下补给给突进部队,罗见渊他们虽然没有补给飞机,但是却可以抢日军的。

  于是战士们冲出阵地,与日军进行白刃战,展开补给的争夺,罗见渊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提着大刀砍向鬼子。

  日军凶狠,罗见渊就要比他们更凶狠,一把大刀在他手中成了死神的镰刀,最终日军突进部队选择退出战斗,增援部队也被拦在郎宁以外,为第三次长沙会战减轻了压力。

  投军数年,罗见渊的成长肉眼可见,曾经他是一名面对敌人还手忙脚乱的少年,到了赣州战役时,已经从一名战士成为一名五连四班班长,算得上是一名投军五年的“老战士”。

  但只有罗见渊自己清楚,每一次和死亡擦肩而过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老英雄每每回忆赣州战役,都感到心有余悸,这次他们依然接替友军,抵挡日军侵略赣州的脚步,部队守了四天四夜,伤亡惨重。

  这天夜里,日军趁天黑想要偷袭国军阵地,当战士发现偷袭部队时,他们已经跳进了战壕,一名日军看见罗见渊,掏出刺刀就向他头上刺去,罗见渊反应不及帽子已经被鬼子刺破,头顶也被划了一道口子。

  罗见渊蹲下身子,左手挡刀,右手摸向裤边的匕首,一刀刺穿了鬼子的肚子,鲜血滋在罗见渊的脸上,“我清晰地看见鬼子的肠子被我拉了出来。”老人在回忆中说道,另一名鬼子看见受伤的罗见渊,便想上来补刀,罗见渊顺势从旁边的小山坡滚了下去。

  身体不受控制的一直滚到山脚,此时的罗见渊整个脸上已经布满了鲜血和泥巴,神智也由于失血过多而渐渐不清。就在他以为自己要牺牲时,一位老乡刚好从附近路过,发现了受伤的罗见渊。

  罗见渊嘴里含糊不清地呼唤着“救我”,老乡见是自己的队伍,不是鬼子,连忙从背后的筐里掏出一块生姜,拍碎后敷在罗见渊的伤口处,又卸下绑腿帮他包扎。

  等到血止住后,老乡才扶起罗见渊帮他送回了部队,由于伤势严重,战地医院无法救治,罗见渊又被送到长沙后方军事医院,伤愈后的他,没有犹豫立即返回了原部队,投入到新一轮的战斗中去。

  勇攻德山被俘衡阳,抗战英雄终获认可

  1943年常德会战打响,日军被中国军队包围在德山,为了作困兽之斗,日军在山上修建了三道铁丝网防线,如果中国军队要想吃掉德山上的鬼子,那么这三道铁丝网就会成为最大的阻碍。

  此时罗见渊的部队已经增援常德,针对日军的铁丝网,罗见渊提出了一个铤而走险的法子,就是组建敢死队,悄悄摸上山,由自己担任敢死队队长,将这三道铁丝网防线通通破坏掉,给大部队留下口子。

  在一个大雨倾盆的夜晚,罗见渊带着敢死队队员们出发了,前两道铁丝网很顺利,被罗见渊偷偷地剪开一个口子,只等第三道铁丝网拿下,就可以发信号让大部队进攻。

  就在这时,一名队员突然碰到了铁丝网上的警报器,警报声穿透雨幕,几发照明弹被日军发射上空,敢死队员们瞬间暴露在鬼子的火力范围内,罗见渊立即喊道,找掩体,可是光秃秃的山坡上哪里来那么多掩体呢?,很快队员便倒了一大片。

  这时山下的大部队听到了山上的战斗,提前发起了总攻,罗见渊一跃而起,展开反攻,这时一名战士喊道:“班长,你后背中弹了。”

  罗见渊当时还没有感觉到疼,等到战斗结束后,他才看见自己的背后已经一片血红,军医从他的背后取出了22发子弹。而他之所以能够大难不死,除了及时受到救治外,最关键的是子弹都打在了背包上,减少了伤害。

  常德会战胜利后,罗见渊又转战到衡阳,只是这一次他却没有那么幸运了,原本他们的任务只是增援衡阳守军,但是谁知日军突然放弃攻打衡阳,调过头来打罗见渊他们的增援部队。

  部队本就已经长途奔袭,哪里还受得了日军的全面攻打,很快部队就伤亡过半,上级只得下令撤退,而罗见渊他们却由于是尖刀排,突破到最前线,失去了和总部的通讯,没有收到撤退的消息。

  这支孤军苦苦在日军的包围圈里奋战,等到罗见渊发现大部队撤退时,整个排只剩下了三个人,敌人已经开始打扫战场,罗见渊他们钻进尸体堆里,企图躲过日军的搜查。

  但是日军搜查战场十分仔细,每一具尸体都要翻过来查看,甚至补刀,他们三人不出意外地被鬼子发现并俘虏了,由于修战壕需要人手,日军才没有当场击毙他们。

  而此时部队统计人数时,发现罗见渊没有归队,在这种封锁下,没有及时撤退,那么唯一的下场可能就是牺牲了,就这样罗见渊上了烈士的名单,守在忠县老家的父亲七年没有收到儿子的消息,再见时却是一封阵亡通知书。

  而此时的罗见渊却在日军的战俘营里思考着如何逃走,只是白天干活日军看守太严密,所以几乎不可能,有些逃走的人被抓了回来,然后被吊起来放狗咬死了。

  罗见渊等了八个月,终于迎来了转机,1945年2月,日军退守衡阳的路上,一个年轻女子正从山上下来,几名鬼子见状心生歹意,没有人来看守他们三个。三人见状迅速割断绳子,从背后干掉了鬼子,救下了那名女子。

  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三人顺利逃出日占区,罗见渊又重回部队,后来在国共内战中,罗见渊所在的部队在孟良崮被打败,罗见渊也成为了俘虏。

  只不过我军实行优待俘虏的政策,愿意留下的,可以继续参军,不愿意留下的,部队会发给路费,多年在外当兵,思乡之情愈发强烈,因此罗见渊选择了后者,解放军不仅发给了他四十多元路费,还给了他一双布鞋,这让罗见渊的心里备受感动。

  截至到今天,老英雄已经九十六岁高龄了,在抗战中受伤,俘虏,解放后,家中的生活窘迫这些困难都没能打败老人,最令老人伤心的是自己抗战英雄的身份受到别人的质疑。

  自己打的是鬼子,不是中国人,与那些国民党顽固派有着显著的区别,后来当地政府要统计抗战老兵,老人才挂上那枚抗战勋章,即使是国民政府颁发的,却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罗见渊是一名打鬼子的老英雄。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老英雄也得到了社保等保障,周围的邻居也不再污蔑老人的身份,这样的待遇才是老人最应该得到的,每一位为国家同侵略者斗争的人都是我们中国的英雄,都应该永远被铭记。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