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易仁礼
出生日期:1927年7月十三(阴历)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宜昌市夷陵区(原宜昌县)
首次入伍时间:1941年夏天
首次入伍地点:黄花乡大树垭(原上洋乡)
首次入伍部队番号:国民革命军第75军预四师11团机枪连
经济评价:1988年入住黄花福利院,现夷陵区民政局给予每位抗战老兵每月815.00的现金,但截止2015.5.4我去走访时止,他说并未收到。宜昌市民政局曾于2015年4月15日为期一周对7为老兵疗养的时候发放或移动塑钢椅子衣物及被褥。
健康评价:战时未曾受伤。饮食量非常少,听力需在耳边稍微大声说话;视力需要近看;行走比较吃力。
从军经历:
易仁礼爷爷于1941年夏天(记得是吃新玉米的时候,很热)在夷陵区(原宜昌县)上洋乡大树垭入伍,属国民革命军第75军预四师(师长傅正模)11团(团长庞文华)机枪连序列。第三天被就闻讯而来的哥哥硬是给拉回了南边村老家。大概一个月(易仁礼爷爷说最多一个月)后,自己又来到雾渡河镇老厂(音译)再次入伍,变成了一名师部直属运输连战士。
由于易仁礼爷爷当时年龄太小,让他改学号兵,但没学成。由于入伍前念过私塾,大约三个月后(只记得是秋天的时候,比较冷)被调到人事科当传达 兵。大概是1942年夏天又被调往师部当通讯员及卫士。
作战经历:易仁礼爷爷对具体点作战名称不详,但时间主要是1942年的秋天至1943年的冬1年多的时间,地点集中在夷陵区(原宜昌县)范围内机动,从小溪塔镇的丁家坝、曹家大包;到官庄的求雨包(音译)、新包(音译)、陈家寨(音译),一直到夷陵区(原宜昌县)的最东边宋家嘴(现龙泉镇属村)。当时部队里主要以捷克式步枪为主,也有部分中正式。
大概在1944年初,易仁礼爷爷被调往特务连,到设在柏木坪村的师部军事教导队(一期)进行为期6个月的训练。在快毕业时的一次投掷手榴弹比赛中,被一个士兵投弹失误导致易仁礼头部受重伤,当时的军医处安排并治疗了3个月。当时傅正模已经升任军长,原副师长王仲杜(音译)担任师长,一位名为黄一华(音译)的出任副师长。头部受伤好了后,导致他受伤的士兵还赔了很多钱给他。
易仁礼爷爷说大概在日本投降的后,预四师被取消了,被调往四川,当他与部队走到秭归县香溪的时候,拉肚子生病并未随部队入川。当时入川不到两个月部队又回到了三斗坪进行收编,与连部其他3名士兵一起都回了老家。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