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讣告 > 内容正文

【讣告】抗战老兵余金文于12月14日去世,享年93岁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通讯员 王广建   2016-12-19 09:34:38

抗战老兵余金文于12月14日去世,享年93岁,老兵一路走好!
 

附:刘伯承邓小平王震身边的抗战老兵余金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故事,这些故事构成历史。”这是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埃力·维塞尔的名言。是的,一个民族的历史不仅仅是地域版图和浩瀚文典所构成的,它同时也是由一个个普通而亲切的名字和他们背后的故事构成的。下面我就带大家走近一位曾在刘伯承、邓小平、王震身边工作过的抗战老兵——余金文,男,1924年5月出生,兄弟二人,现住阜阳颍泉区周棚办事处刘堂村。

1941年农历7月1日,在地里拉玉米秸的余金文,当作壮丁被拉到阜阳南关(卞寨)师管区。约20天后,与老乡王克勤(伍明西)、吕朝银(吕家湖人)、韩为宣(东时庄人,姓名、村庄皆音译)由部队带领经临泉、驻马店、老河口等地到巴东。编入国民党第30军(军长鲁崇义)。

1942年,余金文随部队到宜昌防守,遏制日军西犯重庆。他因腰部受伤,被派到美式山炮营(营长姓尹,阜阳茨河铺人。)机枪班(班长姓刘,河北人)养骡马。余老回忆:一门炮在山路上需6个骡子拉,全班20个人,喂养了近40头骡子。平时四处割草,行军时也曾到老百姓家找马料。他住在后方,曾见到战场上的伤员,用担架送到医院。也曾见到因伤病死的士兵,在山坡用锹挖个坑埋了,坟头竖一个写着名字的木头牌子。

1945年8月15早上8点钟(金老脱口而出),重庆方面宣布了日本投降的消息。余金文所在的30军与40军、新8军,经老河口、南阳、郑州、邯郸等地,北上平津地区接收投降的日军。1945年10月,在邯郸地区与晋冀鲁豫军区纵队发生战斗(邯郸战役的平汉战斗),余金文在磁县随营长拿个棍,挑个白布投诚到刘邓大军。分配到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先是养马,后因腰伤被安排到司令部无线电局,负责手摇发电。余金文回忆:6纵队18(19)旅(旅长刘占平),电台局长韩昌付是陕西洪洞县人,机电班班长姓李,陕西陕县人。在这里,他经常见到刘伯承、邓小平,但没说过话。

1947年6月30日夜,余金文随刘邓大军突破黄河防线,在鲁西南与国民党部队发生激励战斗。此插叙一下余金文的同乡战友,王克勤(1920-1947),安徽阜阳县伍明人。1945年10月,在邯郸战役中的平汉战斗被解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作战勇敢,先后被评为“一级杀敌英雄”、“模范共产党员”、“战斗英雄”、“三大互助模范”和“模范共产党员”的称号。1947年7月10日,在鲁西南战役中牺牲。(2009年9月10日王克勤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王克勤英勇牺牲的不幸消息很快上报到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十分悲痛,刘伯承捶着桌子喊道:“蒋介石一个旅也换不来我一个王克勤!”司令员的意思十分明了,定陶之战虽然消灭敌人一个旅,但却倒下我一个全军的“旗手”,可惜啊!据余金文回忆:当时在定陶大洋湖一带,死伤的双方士兵人挨人,足有二里路,老百姓用牛拉大车拉尸体就地埋坑里,有的土没掩实,都露出死尸的衣服。司令对他说:余金文,王克勤是你老乡吧,他是为国家为人民而死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走!咱一路看看去。

1947年8月,余金文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来,在立煌县(现金寨县),他曾王震身边工作,王震曾向他说:好好干,小伙子,建设新中国,人民翻身作主,不会忘了你们的,国家也会照顾你的……这期间部队曾安排他到“巢淮指挥部”工作,他以不识字而拒绝了。

1949年,余金文因腰伤疼(现驼背达七、八十度,行走困难)和想家,就复员转业安排到临泉工作,但余金文说离家太久,愿务农在家。

余金文31岁时结婚,生养2儿1女,老伴走了7年,独自生活。我们去时,老人弯着腰在小屋前面摊晒淋湿的麦秸,他说晾晾好烧锅。老人的身影矮小低微,似路边的小草,经不起风霜雪雨。但我们要知道,他曾经也是一棵根深枝茂的大树,撑起中国屹立的大厦;他当年更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为民族的独立挺直脊梁!

注:2013年的清明节前夕,王克勤的侄子邀请余金友老英雄一路到北京,见到了原部队旅长刘占平。刘占平拉着他的手说:余金文,你还活着?生活怎么样?……随后,余余文带着王克勤的侄子到定陶西西关祭奠了战友王克勤,并送上花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