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消息总是那么突然。3月19日一早,联盟志愿者获悉,抗战老兵陈永模归队。紧接着,当天晚上,抗战老兵叶祖钧离世。
一天之内,两位抗战老兵归队。至此,联盟在册的抗战老兵,已经不足70位,只剩下69位。
还记得初见陈永模,我们就被这位率性的老爷子逗乐了。不管问什么问题,他总能用最简洁有力的回答,告诉你最想要的答案。标准的湖南人性格。
后来,原现代快报记者李雨泽为老人拍影像,留下了上面这张他手持收音机,坐在墙边听京剧的照片。
老人的腿不好,家里人说,是以前出车祸留下的病根。大家或许不知道,陈永模年轻时,在原国民革命军第99军做辎重兵的他,就是靠着这双腿,往前线运送物资。
现在老爷子离我们而去,我们只能从他2014年接受采访时的言行,去祭念这位可爱的抗战老兵——
“打起仗来,昼夜不眠,送子弹!”93岁老兵陈永模说话时,总有一种湖南人特有的“辣味”。晚年生活,老人腿脚不灵便,唯一乐趣就是听听京剧。听得兴起,还要唱上两嗓子。陈永模把收音机紧贴耳朵,沉浸在自己的京剧世界里。老伴准备的助听器,早被他扯到一边,“戴它太丑!”
就在陈永模去世的当晚,原国民革命军33集团军59军抗战老兵叶祖钧,也离我们而去。此前,叶老爷子生病入院,联盟志愿者前往探望。
在一季度为19位抗战老兵送达生日礼金中,也包括叶祖钧。志愿者为老人送去仁德基金会的礼金,未曾想,这次送达竟成了最后一次见面。
我们还曾奢望,等老人身体好一些,就为他拍摄回忆录。如今,这些再也无法实现了。
记得每次重阳聚会,叶祖钧总会热情洋溢地为大家表演《满江红》。他曾回忆说,抗战最艰难时,不知道胜利何时来,自己很难过地站在河边,这首词不知背了多少遍。
这位老南京1940年初考入贵州麻江县通信兵学校,同中央军校17期,41年底毕业,分配至33集团军59军通讯兵营无线电第四台服务直至抗战胜利。
更让人钦佩的是,老人离世后,自愿捐献遗体,为他热爱的这片土地,贡献出最后一份力量。
愿两位老人一路走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