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董济民
今天上午10点,经历了十四年抗战的老战士、最年长的抗战老兵董济民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市东郊殡仪馆举行。
老兵董济民1904年出生于河北乐亭,幼年随家迁往吉林,后在当地有名的百货店“玉茗魁”当起了学徒,主要负责记账。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董济民弃商从戎,加入了由冯占海带领的吉林682团(后改为东北义勇军682团)。由于能写会算,在部队董济民主要负责文书工作。
1932年,682团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63军91师,董济民任军部少尉文书。之后他随部南下,在91师任中尉军需。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董济民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以及贵州的独山战役等。
抗战十四年,老兵董济民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以及贵州的独山战役等。1943年,董济民随军到河南,参加著名的豫湘桂战役。抗战结束时,董济民在辽宁锦州见证了日本投降。
董济民老人生平
董济民, 男,河北乐亭县小滩前门坊村人,生于1904年。
18岁到长春王茗魁商店当学徒;
1931年在吉林加入东北义勇军682团,帮写文书;
1932年底随军队进河北怀来,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63军,任军部文书;
1933年至1935年任63军军部少尉文书;
1936年至1937年随部进河北高邑,升任中尉文书;
1937年七七抗战爆发时,随部驻守河北高邑;
1938年随部队退经尉氏等地;
1939年抵漯河驻训,后随部南下至江西,参加赣北对日作战。后转入湖南邵阳91师任中尉军需;
1940年调部入陕西城固补训,后改任29军当中尉军需;
1941年至1942年随29军驻守陕西城固;
1943年随部入河南对日作战,任上尉军需;
1944年调陕西汉阴整训。同年经四川、贵州,移独山,抗击日本侵略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升任第4师第11团任少校军需;
1945底随部入锦州后,因不愿参加内战借故退役;
1946年携家眷来到北京;
1973年退休后一直在北京安享晚年直至仙逝。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