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英雄名录 > 讣告 > 内容正文

广西抗战老兵白玉生
来源:桂林关怀抗战老兵   2017-09-13 08:44:50

  老人于2012年6月9日21时左右去世,老人是回族,按照回族的说法,老人安详归真,享年96岁。

  第一次见白玉生老人,是2012年3月10日,当时老人刚动过手术,卧病在床。我们先后只进行了三次短暂的拜访,之后老人身体状况不太好,后来又入院治疗,为了不打扰老人养病和休息,志愿者再也没见过老人。但是从三次简短的交谈中发现,老人心境平和,谈吐儒雅,散发着知识分子的文人气息。老人90多岁仍坚持练书法,写得一手好字,解放后自学英语,能与外国友人流利地交流,打得一手好算盘。

  老人是白崇禧的宗亲,白崇禧将军当年结婚的时候,年少的他还去滚过新床(当地的习俗,结婚时让人丁兴旺、家境富裕的小孩滚新床,会给新人带来福运)。他家在当地算是富商,家里很多店铺,在梧州都有分号,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初中毕业后顺利地考上了桂林最好的中学:桂林中学。

  1936年他考入南宁军校第八期,学习“经理科”,从此与财务结缘。由于当时人才需要,一年多即速成毕业,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这批学员提前毕业,他毕业后到31军135师403旅806团财务科任科员,1938年初调入广西绥靖公署独立团,从事后勤军需管理,军衔上尉。

  老人谈到,当时部队里,只有士兵才配发衣物被服,当官的要自己掏钱去买,起初我以为老人家口误说反了,后来知道不是口误,是事实,军官都要自己买衣服鞋袜,衣服上的军衔标志都是买来自己缝上去的。

  入伍是为了打日本,但是一直在文职部门供职,他心有不甘,于是1938年又考入黄埔桂林六分校十六期工科。在校仅仅三个月,年轻调皮的他因为一次休息期间跑出学校到镇上玩,回来晚了,被教官关禁闭七天,在李家村的一个山洞里吃了七天盐水饭,年少气盛的他想想自己进军校之前就是个上尉,现在还要受这种处罚,一气之下退了学。肄业后到16集团军后勤部经理处(处长陆达源)财务科当见习官(在桂林东镇路城防司令部指挥所),当时的城防司令是韦云淞。我问他,没有毕业,部队也要你吗?老人笑笑说,当时部队需要人才。可见当时桂军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要是今日,谁会收一个在校期间受过处罚而肄业的学生呢?

  1944年,桂林保卫战爆发之前他接到上级命令调入46军175师师部,因为战时交通不便,他们没有赶上175师,遂与部队失去联系。于是,他辗转到三江,在三江的一个办事处做事,属于编外人员,没有工资,只能保证三餐不饿。桂林光复后他又进入桂林保安司令部做文职。谈到自己不能上前线杀敌,在后方也不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三十多岁还在吃“妈妈饭”,老人觉得羞愧,他说,当时吃饭都不敢多夹一点菜,不好意思,觉得自己人高马大还没能养家。

  老人回忆他回到桂林时看到的景象,满城废墟,房子根本无法住人,他说,焦土抗战,老百姓最惨。

  从老人聪慧的眼眸和清晰的思维谈吐中,我们知道,老人一定还有很多故事。像他这样的老人还有很多,他们几十年来守口如瓶,甚至他们的子孙都极少听到他们的沧桑过往,极少听到他们的不平抱怨。

  我们来不及追述他的曾经,他走了,带走的是一个世纪。

  向历经苦难仍淡然一笑的老人致敬!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