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以史为鉴 > 解密抗战 > 内容正文

安倍访美后重大议题没有全部解决 美或随时变卦
来源:环球网   2015-05-05 10:41:45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3日结束对美国长达一周的访问,最新一期的香港《亚洲周刊》认为,他此番访美将给亚洲和平带来重大影响。TPP谈判、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历史问题是安倍访问的几大焦点,每一个议题的影响都会溢出这两个国家,尤其是安倍在美国国会演讲中就历史问题的表态被视为今年8月15日日本投降70周年演讲的彩排,这也是日本对世界最清晰表明国家发展方向的节点。但安倍在国会山的演讲中除了谦卑地对美国二战身亡者表示哀悼之外,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关切故意无视,拒不道歉,甚至连“慰安妇”的问题都不承认。《爱尔兰时报》嘲讽说,“对于日本领导人来说,‘对不起’看上去是最困难的一个单词。”美国给予的超级礼遇看上去已经迅速转化成安倍的执政自信,日本右翼昨天再度发力修宪,当天恰逢东京大审判周年纪念日,日本国内对此却是令人心悸地安静。美国彭博社对白宫放纵安倍感到忧虑,担心白宫开出的“空白支票”被他滥用。

  日本的兴奋与忐忑

  安倍3日下午返回日本,立场偏保守的《读卖新闻》迅速捧出一束“礼赞之花”。在其网站最醒目的位置,《读卖新闻》制作刊登安倍美国行程活动示意图,并刊登双标题长文:安倍自信美国之行深化了日美关系/首相还因访问西海岸时受到热烈欢迎而鼓舞。“尽管对访美成果表现出强烈自信和满足,但仍存在死角。”《日本经济新闻》则这样评论安倍访美,认为以安保问题为主等方面的认识得到美方一定评价,安倍今后对执政更有自信,但安倍对安保体制在国会审议以及战后70周年讲话等问题上的表现给日中、日韩关系埋下隐患。该报援引“日本民主党干部”的话说,安倍严重轻视国会、TPP协定的磋商前途未卜,战后70周年谈话令人担心。

  纽约城市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夏明在BBC网站上撰文披露,安倍努力借此次访美展示一个“新日本”。他精心准备演讲,认真程度像是一个高考前的日本学生。他访美期间每晚都要练习,为此夫人都不跟他待在同个房间。安倍特意选用英语演讲,因为由于二战战争宣传以及后来战争影片的缘故,高声宣讲日语可能达不到拉近美国听众的效果。另外,利用发音差异,安倍巧妙地把他的名字和“艾贝”串联起来,而后一个名字是林肯总统的小名。在美国演讲中,安倍称,“历史是无情的,已经做的事无法推倒重来”,“对于在二战期间失去生命的所有美国人在天之灵,我谨以深深的敬意表达永恒的哀悼。”

  安倍表现出的谦卑,不管是否发自内心,看上去起到了一定效果。美国“国家评论”网站2日写道,安倍通常被视为一名危险的右翼修正主义者,他竭尽所能对美国的政治人物和市民展示魅力。文章援引安倍的话说,“日本是美国心甘情愿的盟友”。韩国《亚洲经济》3日盘点安倍访美得失时写道,在此次访美中,世人一次都没听到安倍就历史问题谢罪,只看见他向美国卑躬屈膝。

  《日本时报》评论说,安倍在美国国会近45分钟的演讲中,实际上中国是一个焦点,尽管他只有一次点了中国的名。安倍敦促美日领导完成TPP,他说这关系到传播“我们共同的价值观”,他强调自己对亚洲水域的“三原则”,即领土主张要基于国际法,不使用武力和胁迫手段,和平解决争端。他声称必须让从印度洋到太平洋的广大区域和平、自由,遵从法治,“为此我们必须强化美日同盟”。文章认为,没有点名,安倍显然想把中国推到“共同价值观”的对立面。《读卖新闻》3日刊文称,安倍将日美同盟称作“希望的同盟”,正在打造的日美联盟将用于应对中国的崛起。

  “日美对华政策不一致,‘希望的同盟’前途难料。”日本共同社3日并不乐观。报道称,精通日美关系的自民党干部就安倍访美表示:“(在对华政策上)引出美国的强力参与是成功的,但10年后的情况不得而知。”报道援引日美外交消息人士的话说,与中国对立有可能影响美国经济,避免与中国发生冲突是“美国外交的基本方针”。《日本经济新闻》提醒说,即使以新防卫指针为代表,对安倍的感谢是真实的,但如果某个事态被认为对其政权更加事关重大,奥巴马将迅速改变态度。

  “走后门”的安倍输掉了道义

  “五星红旗和太极旗挤满安倍下榻酒店附近。”3日的韩国《中央日报》聚焦安倍美国行遭到的抗议。韩国SBS电视台说,抗议如影随形,要求安倍就二战历史问题负起责任并道歉,鉴于示威人群规模超过预想,包括安倍在内的日本代表团都避开下榻酒店正门“走后门”进出。韩联社认为,在美国国会的演说中安倍故意避谈对殖民统治和侵略的谢罪和反省,这实际上给日本与中韩等亚洲邻国关系继续“留下火种”。

  《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梅3日撰文分析“历史纠结中的‘对不起’”。文章说,安倍在美国国会演讲时,对日本过去的战争行为表示“深深的懊悔”,并表示日本决不能忽视二战期间的行为给亚洲国家人民造成的痛苦,然而他并没有对日本发动二战道歉。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纠结中,很多时候是一个诚心说“对不起”的问题。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现在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安倍可能会对日本发动的战争道歉。

  “日本在二战历史上的态度,让日本与国际共识越来越远。”《南德意志报》2日刊文批评安倍的“忏悔公式”:他没有明确提及“慰安妇”,也没说起大屠杀,甚至没有访问珍珠港。日本新的教科书也极力淡化大屠杀,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兵杀害30万中国人,其中大多数是平民,却仅被称为“事件”。瑞士《新苏黎世报》2日刊文称,邻国对安倍关于历史问题的表态表示失望,他拒绝明确道歉,错过了一个靠近邻国的机会。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呼吁,今年8月15日安倍将进行重要演讲,奥巴马政府应施加更多道德与外交杠杆,坚持安倍应该对日本的战争罪行做出明确道歉声明。

  安倍百般狡赖,德国却在反省历史。70年前的5月,纳粹德军投降,70年后,德国联邦议院内聚集了大量时代见证人和外交代表。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说,从纳粹主义解脱出来也意味着要承担起“永不再犯”的责任。德国柏林亚洲问题专家夫罗里扬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安倍在“慰安妇”等历史问题上拒不道歉,尽管他在美国得到了最高礼遇,但在道义上却输了。

  日本关西地区一位从事外交研究的学者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安倍政府要求美国支持其历史认识立场,还要求美国支持修宪,这实际上是要求放松对日本的控制。美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表现出赞同日本政府‘面向未来’的历史观的态度,但这完全是美国目前国家利益的需要。这是一种为现实目的而做出的临时性折中,并非美国今后的国策。

  日本与美国,谁劫持了谁?

  韩国国际广播电台2日报道说,安倍在一家电视媒体节目中坦言,修改“指针”是为了应对朝鲜和中国。该台同日援引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的话说,美日同盟是冷战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双边安排,应严格限制在双边范畴之内,不应损害第三方利益。

  美国学者帕特里克在“沙龙”网站上撰文认为安倍的美国之行将延长“亚洲的第二次冷战”。美国彭博社2日刊文敲响警钟:不幸的是,过去的经验表明,安倍看上去认为誓言支持美国就会得到一张空白支票,用于寻求其他不受欢迎的目标,2013年他帮助达成美军普天间军事基地搬迁协议后,很快就蔑视美国副总统拜登希望其不要参拜靖国神社的要求。如今就在讨论“指针”前,安倍推动篡改教科书中有关“慰安妇”等罪行内容。

  “美日形成一个新的安全轴心,这是亚太地区不同寻常、前所未有的事件,其影响将远远超出整个地区。”中东《海湾时报》3日警告,奥巴马希望接近日本让衰落的美国实现涅槃。韩国《朝鲜日报》2日刊登社论说,美日新同盟不应在东北亚树立对战格局。英国《金融时报》刊登社论敦促美国“不应无条件支持安倍”,华盛顿不要给别人留下它想把日本当作一件遏制工具的印象。如果美日看上去是在联手对付中国,北京方面很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没有和平的路径可以实现中国的正当抱负。

  抱大腿并非总是那么舒服。日本共同社1日报道称,今年以来,美方多次发出希望自卫队在南海参加经常性巡逻活动的声音。但自卫队干部断言称“应对东海的任务已经竭尽全力了,无法顾及南海”,并担忧地表示“这不是只要增加人员和装备就行的简单问题,为进行警戒监视和部队运用,培养一名胜任的机长或舰长需要20年”。其他干部也担心“似乎过度卷入美国的安保战略之中”,认为美国也可能提出不符合日本利益的要求,该干部为此敲响警钟称:“强化同盟既有好处也有坏处,是柄双刃剑。” 【环球时报驻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特约记者 李珍 李大明 青木 萧达 汪析 柳直】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