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专题栏目 > 以史为鉴 > 内容正文

为何中日不能像德法那样一笑泯恩仇?
来源:九个头条   2015-05-15 10:29:26

  二战已经过去七十年了,在这七十年间,中日虽然在经济和文化上有着不少的合作,但实际上中日关系仍旧十分尴尬。中日韩三国差不多每年都会就“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一老掉牙的话题打得口水四溅。反观欧洲大陆,曾经你死我活的德法早就放下往事,在国际事务面前共同发声。是什么原因使得中日这么多年都揪着历史问题不放,做不到德法那样“相逢一笑泯恩仇”?

  一、德法那些纠结的往事

  如果说还有哪两个国家像中日这样纠结,那一定是德法。6世纪中叶,德国人的前身法兰克人统治高卢;18世纪末,德国的前身普鲁士成为反法同盟的中坚力量,在前几次反法战争中割地赔款;在后来的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大败法国,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登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法两国也都倾尽所有要致对方于死地,最后德国战败,法国人将签订普法战争屈辱条约的那节车厢运过去以羞辱德国人,并对德国采取了严厉的制裁;1940年,德国的坦克穿过协和广场,德军占领巴黎;1945年,德国战败,作为反法西斯同盟的一份子的法国取得了惨烈的胜利。有调查显示,在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两国相互仇视的人超过了90%,即使到了20世纪60年代,仍有大约一半的德国人和法国人相互仇视。

  二、两国和解历程

  几个世纪的仇恨不是说解就能解的,但是德法做到了。这不只是勃兰特跪一下那么简单,而是德法双方长时间努力的结果:从1958年9月到1963年10月,双方最高领导人会晤多达15次,会谈100多小时,书信往来40余件;1963年,双方签订《法德友好合作条约》,原则上两国首脑每年至少会晤一次,三军参谋长或其代表每月至少会晤一次,密集的会晤使得即使双方出现矛盾,也可以马上解决。除此之外,自2006年起,双方采用同一本教科书,进行统一的历史教育。德国本身也做了很多工作,对二战的反思和忏悔的影片与“抗日神剧”一样成为德国现代影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最关键的是,双方肯放下戒心,成立共同体,实现从能源到农业的深入合作。当利益相通的时候,矛盾也就不难解决了。

  三、中日关系怎么那么纠结?

  与德法相比,中日关系貌似没有那么纠结: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抗日战争,中国以极大的伤亡取得了胜利。但目前中日关系似乎要比德法关系纠结许多:就连中日建交也是以中美建交为前提。根据日本的一个调查:80%的日本青年认为会有第三次中日战争,并且乐意参战;不超过1%的人认为日本与二战中受害的周边国家相处得不错;只有13%的日本人认为学校很好地教育二战相关的知识。与德法在国际重大问题面前保持一致相对比,日本坚定不移地和美国站在一起,执行遏制中国的策略……

  四、中日关系为什么会如此纠结?

  目前,中日似乎都与历史问题杠上了:日本拒不承认错误,而中国坚决要求承认错误,双方都没有妥协的意思。于是问题来了,究竟怎么办?

  有人认为中国没有必要揪着历史问题不放。但从深处想,日本为什么拒不承认二战中犯下的罪行,因为右翼势力认为:侵略无罪,而这也意味着给亚洲诸多国家带来苦难的军国主义势力并没有消退,一旦时机成熟,势必还要掀起侵略战争。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德法能放下前嫌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双方地位平等,因为旗鼓相当,所以能坐下来谈合作。而在日本经济腾飞的时候,它的邻国们还处于饥饿状态。同时,德法联合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遏制美国在西欧的势力,但面对强大的超级大国,日本人充满了敬佩与崇拜,再加上日本曾经的经济增长离不开美国的扶持。种种原因之下,再没有强大的动力敦促日本人正视历史与亚洲小伙伴的地位了。所以,中日关系变的如此地纠结。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