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1904—1981年),字光亭,陕西米脂人。著名抗日爱国民族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他既有胆量又有谋略,是学识风度兼具的大将之才。他同时是国民军队中少有的西方化将领和坚持“闪电战”的将领,在抗日战争中先后建立了当时中国最新式的装甲兵部队和伞兵。
1924年6月杜吕明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东征讨伐陈炯明中初露头角,历任军校教导团副排长、武汉分校学兵团中尉连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队长,及教导第2师营长、团长,第17军第25师旅长、副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等。
1939年11月杜吕明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昆仑关对日作战,带领最新式的装甲兵团,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最精锐部队第5师团,使其第12旅团军官死亡达85%以上,士兵死亡4000多人,极大地鼓舞了中国的民心和士气。
昆仑关大捷是中国陆军第一次运用现代化战争方式打赢的胜利,其对中国陆军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当时的《中央日报》,在题为《记杜聿明将军》的文章中称:“我国机械化部队开始歼敌,则自杜将军聿明督率始,在昆仑关大捷后,敌人开始认识到我国军队已踏入世界近代军队行列。”
1942年3月杜聿明任中国远征军第1路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在缅甸战场屡败日军,多次与日军最精锐部队对抗,战功赫赫。
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被俘,1959年第一批被特赦。1964年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和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军事组副组长。
其长女杜致礼嫁给科学家杨振宁。
1、创建装甲兵 抗战初见功
2、昆仑关大捷 装甲兵逞威
3、缅北大作战 生死野人山
4、创建空降兵 晚年促统一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