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专题栏目 > 以史为鉴 > 内容正文

二战后日本靖国神社是如何保留下来的
来源:勇哥读史   2015-05-23 14:54:01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30日下午两点,美军将领麦克阿瑟乘坐的“巴丹”号座机抵达东京郊外的厚木机场。在鼓乐声中,麦克阿瑟志得意满,叼着玉米棒芯烟斗走下舷梯,他将作为盟军最高司令官、7500万日本人的绝对主宰者开始统治日本。

  此时的麦克阿瑟对日本军国主义恨之入骨,他一到任就下令解除日本武装,逮捕战犯。随后,美国公布了“战后初期对日政策”,表明美军将在日本实施宗教信仰自由,并禁止日本人打着宗教的旗号,搞极端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组织及运动,矛头直指靖国神社。

  紧接着,美国国务院也公开宣布了废止日本国家神道,全面压制军国主义、极端国家主义的方针。美国政府、宗教界等就靖国神社的处置问题提出了各种方案,有的认为应该变成“国营纪念碑”,有的主张改为“无宗教色彩的追悼设施”,等等。然而在驻日美军军官们眼中,这实在是太便宜日本人了。一些美军将领,尤其是盟军总司令部(以下简称盟总)对敌谍报部的军官们,强烈建议麦克阿瑟放一把大火烧毁靖国神社,从精神上彻底解除日本的武装。这个建议打动了麦克阿瑟,很快,100名美国大兵开进了靖国神社。

  美军的行动让日本军国主义分子陷入了极度惊慌,就在这时,他们接到了前首相东条英机的密令,称“靖国神社要永久存续,天皇亦理应参拜”。随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展开了积极活动,企图维护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权宫司(负责人)横井时常考虑到,因为人们都认为靖国神社是战争的中心,原封不动保留是不可能的。于是,横井想出一个花招,他决定利用盟总尊重信教自由的政策,以纯宗教的姿态维护靖国神社。

  1945年11月26日,横井亲自拜访盟总宗教科科长巴斯,提出了靖国神社由国家神社变为宗教庙宇的方案,至于名字则无所谓,改称庙也好,宫也罢,或者干脆改称靖国庙宫。为诱使盟总接受该方案,横井甚至提出,可以考虑将靖国神社一带变成以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娱乐一条街,设立剧场、音乐厅、美术馆等。此外,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还煽动由战争遗孤组成遗族会向盟总递交请愿书,希望盟总保留靖国神社。横井的障眼法最终骗过了巴斯,巴斯对横井的方案大加赞赏,并提交给了麦克阿瑟。

  就在横井等人积极游说盟总的同时,日本陆海军省也在紧锣密鼓地策划靖国神社临时大祭,为死掉的日本侵略军招魂。尽管此事遭到一些美军军官的强烈反对,但由于当时围绕靖国神社的处理问题,盟总内部发生了意见分歧,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决定允许日本人举行大祭,并视大祭的情况来决定如何处置靖国神社。

  1945年11月20日,在盟总的监视下,靖国神社举行了大祭,这是日本战败后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由国家主持的大祭。裕仁天皇和币原首相为首的政府各级官员以及日军代表参加了大祭,参拜者人数达到3万人。为了给盟总留下良好的印象,军人们穿着西服入列参拜……

  日本人的伪装终于有了收获,1945年12月15日,盟总发布了麦克阿瑟第448号指令,即所谓的“神道指令”,宣布废止国家神道,实行政教分离。但这道命令却同意靖国神社脱离国家管理成为宗教法人,并与其他宗教团体享受同等待遇,靖国神社终于逃过了灭顶之灾。

  1946年4月,靖国神社接到盟总的新通告,禁止天皇参拜靖国神社。接着,在中国、苏联等国的强烈要求下,美军用水泥将靖国神社内纪念日军侵略战争的13米高的大石灯笼抹平。11月,盟总又发布了关于靖国神社的新指令,指出靖国神社是军国主义神社,不承认将国有土地转让给神社,靖国神社存在的合法性再次遭到了质疑。1951年9月,盟总批准了土地转让事宜,靖国神社最终得以苟延残喘。此时的靖国神社虽已降为一般性的宗教团体,但神社中供奉的战争亡灵的灵位并没有撤除。

  随着1952年美军占领时代的结束,各种祭拜靖国神社的活动相继“死灰复燃”。靖国神社摇身一变成为少数右翼势力为军国主义招魂、为侵略战争翻案的政治舞台。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