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以史为鉴 > 解密抗战 > 内容正文

留在新疆抗战老兵的抗战记忆
来源:新华网日本频道   2015-08-28 17:16:10

  新华网乌鲁木齐8月28日电(记者范红英、蔡国栋)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目前还生活着一批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他们中,有的在战场奋勇杀敌,有的远征异国,有的千里运送战时补给……

  曾经多次负伤,身上有多处战争留下的伤痕,他是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现生活在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的杜学发老人。初见老人,一身泛黄的绿军装,军帽下露出斑白的两鬓,瘦小的身体有些佝偻,却格外热情,举手投足之间,战士风采依稀可见。

  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的杜学发,年幼时父母相继去世。1942年,16岁的他加入了抗战的大军,成为新四军第五师的一名战士,踏上了抗战的征程。

  经历过几次战斗后,杜学发对战争的恐惧感渐渐消失,没过多久就做了通信员。“给我分配的任务是给前方送信,我经常在战场上穿梭在枪林弹雨中送达指令,指导员经常表扬我‘这小鬼不错,蛮机灵的’。”杜学发老人自豪地说道。

  在杜学发老人的记忆里,参加抗日战争是他军旅生涯中最艰苦的岁月。生活条件艰苦根本难不倒他们,但最怕的就是缺少武器和弹药。在湖北应城一带和日本侵略军的一场对战中,杜学军老人所在的团遭遇到敌人一个大队,战斗从早上打到天黑,当时双方伤亡都很惨重。

  “每次战斗一结束,我们就赶快去清理战场,找到枪械弹药就用来武装自己。”杜学发老人说,尽管见证了日本侵略军太多的暴行,但对于每次抓到的日本俘虏,部队的政策就是要优待,他们也一直这么做。

  由于身体多处受伤,无法继续战斗。1948年,杜学发就离开部队回家疗养。1960年,他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主动申请来新疆支援边疆建设。同年,连同杜学发在一起的180多人赶往哈密铁路桥梁厂上班。1961年,杜学发被调至阿克苏地区,分到库车县墩阔坦镇的三大队。

  “我们刚来的时候吃不饱肚子,但维吾尔族同胞都很热情友好,帮我们渡过了难关。这么多年来,我们和维吾尔族同胞互帮互助,和睦相处,一起劳动,共同致富。”杜学发老人感慨地说道。

  如今,89岁的杜学发老人已经是四世同堂,一家人过着祥和平静的日子,他经常教育孩子们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