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以史为鉴 > 解密抗战 > 内容正文

评论:以史料为鉴正名东方主战场
来源:新华网日本频道   2015-08-30 10:20:12

  新华网济南电(记者萧海川、王海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何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界定,而是对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屈抗争的历史评判。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等世界知名史学家通过研究证明,二战的起点在中国。

  1939年纳粹德国闪击波兰,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但欧洲战端初开,中国全面抗战进行已两年有余,东北三省沦陷已近8年。

  二战的最终胜利来之不易,中国更是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逾3500万人,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5000亿美元;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制造一次性伤亡800人以上的惨案至少173起……

  历史不会忘记中国战场的贡献。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约70%的兵力、约35个师团被牵制在中国战场。二战结束时,中国战场歼灭日军约150万人。不能正视中国战场的辉煌战果与惨痛代价,就无法正确估量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部价值。

  70年前的伟大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侮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国际史学界将中国战场确立为东方主战场,并认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于1937年的中国全面抗战,既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也是对以往残缺历史研究的补充,更是对用鲜血写就的中国抗战史的尊重。

  过往的历史,塑造了今天的世界。如今欧洲不少史学家正努力摆脱“欧洲中心论”束缚,更加完整地认识二战。客观、公正地评价东方主战场的历史作用,摆正中国军民应有的历史地位,需要坚持正确历史观,进一步加强史料收集和整理,将分散的研究力量攥成有力的拳头。

  唯有在铭记历史中开拓未来,在捍卫民族尊严中赢得尊重,才能与国际社会一道,更好地维护人类的和平与正义。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