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以史为鉴 > 解密抗战 > 内容正文

与时间赛跑 还受害者尊严——衢州“万少华团队”七年救治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烂脚病人”纪实(下)
来源:新华网日本频道   2015-08-31 10:42:57


8月26日,万少华(左一)到衢州市航埠镇姚家村看望“烂脚病人”姚贵土(右二)及家人。

8月26日,万少华(左一)在衢州市航埠镇姚家村为“烂脚病人”姚贵土擦药膏。

8月26日,万少华(右)在衢州市九华乡坞口村为“烂脚病”患者魏洪福老人处理伤口。

8月26日,万少华(右)团队在衢州市九华乡坞口村为“烂脚病”患者魏洪福老人包扎伤口。  浙江省衢州市,钱塘江上游的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浙闽赣皖四省要冲,是华东地区的生态屏障。 70多年前,日寇的铁蹄践踏了这片青山绿水,至今,战火留下的伤痛仍未完全抚平。从那时起,当地就出现了一批“烂脚病人”,他们忍受着伤口的疼痛和恶臭、邻人的歧视和不解,至今未能讨到真正的公道。 7年前,一支穿着白大褂的队伍来到几近绝望的烂脚病人身边,抚平着他们身体和心灵的创伤。从那时起,一场跨越时空的善恶之战开始了。新华社记者 郁琼源 摄

  新华网杭州8月31日电 题:与时间赛跑 还受害者尊严——衢州“万少华团队”七年救治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烂脚病人”纪实(下)

  新华社记者 郁琼源 冯源

  蜿蜒崎岖的山路千回百转,车开到尽头,就是九华乡坞口村。下车过了村口小桥,拾级而上,就是魏洪福老人的家。老魏的名字虽好,但是日寇却让他吃了70多年的苦头。

  “感觉怎么样?”这天来的是万少华医生、毛晓伟医生和姜好护士。万医生一边问,一边和队员们戴好橡皮手套、口罩、帽子,准备药品。魏洪福老人牙齿几近脱落,他双脚裹着纱布,脚踝处的脓水已经渗出。

  老人把脚搁在摇椅前的小凳上,医护人员驾轻就熟地开始护理工作:拆除绷带,酒精擦拭消毒,涂抹药膏……毛晓伟拿起一管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挤出一段,万少华用戴着橡皮手套的食指涂沾,均匀地在魏洪福疤痕累累、有如树皮的伤口外围涂抹。

  在家人和邻居的眼里,自从万医生和他的同事来到魏洪福家里,老人才真正开始享福。儿子魏根财说:“过去我爸病得严重,苍蝇都跟着飞来飞去,家里全靠我妈一个人,我从小就被别的小孩嘲笑,说我爸是‘烂脚’。”

  老伴郑樟花回忆:“我生老大的时候,他就发着‘烂脚病’,躺在床上不能起来。那个时候,我经常是背着孩子干活,背柴火、磨玉米、洗衣服……全靠万医生他们,现在老头子能慢慢走了。”

  村民吴洪祥说,过去看到“烂脚”,大家饭都吃不下,小孩也不敢去魏家玩,老魏的伤口慢慢好起来了,现在小孩也肯来玩了,老魏还给他们煮茶叶蛋吃。

  15分钟左右,魏洪福双脚伤口上都换上了干净洁白的新纱布。万医生他们把医疗垃圾都装入事先准备好的黄色塑料袋打包好,再向魏洪福交代几句就返程了。

  由于医院用车紧张,万少华经常开着私家车下乡,有一次在上坡路上,车子突然熄火下滑,差点跌下悬崖。提起这段往事,他乐了:“‘老驾’就是这样炼成的。”

  由于病痛折磨加上外界歧视,当初,许多病人并不信任万少华和他的同事们。“这些老人与其他病人最大的不同是精神创伤大。亲戚邻居怀疑他们是传染病,又嫌脏嫌臭,不敢与之来往,而他们自己也就躲起来。我们刚开始护理的时候,许多老人已经丧失了治愈的信心,抗拒心理很强。”

  沟溪乡碗窑村的“烂脚病人”巫双良,生于1939年,单身了一辈子,拿低保金居住在敬老院里。2009年,万少华团队来到了老人的身边,但是护理工作起初并不顺利。

  “一开始他是非常拒绝的,说‘你们肯定是骗子,出去,不需要你们帮我’,还从桌子上拿起竹子做的菜罩甩到我身上。我们请村干部一起做工作,再三解释,他才将信将疑地让我们护理他左腿上的伤口。”

  万少华说,经过一次次上门救治,巫双良老人原本溃烂的左腿有两三处创面开始结痂,看着渐渐好转的腿,老人满心欢喜,此后,只要看见万少华,他脸上都堆满了笑容,平常有点头痛发热的也找他,把万少华当成了自家人。

  “老人的心情我们非常理解。”万少华说,在坞口村还有一位“烂脚病人”叫刘四古。7年前他们首次上门,问路时,村民只是指着200米外一间集体房,并不愿意过去。进门后他们发现,老人的腿因为流血流脓,三月份的天气还不能穿裤子袜子。

  “生活环境比乞丐还要凄惨,我同事毛晓伟看到他伤口的痂皮下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以为是个出血点,掀开一看,居然是密密麻麻的蛆。”万少华说,刘四古是他们最早接触的“烂脚病人”,震惊之余让他们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

  经过七年的不懈努力,老人们也逐渐学会自我护理。航埠镇姚家村的91岁老人姚贵土看到万少华他们进门,就熟练地解开左腿上的绷带,一圈圈地打开绷带的结头。记者看到,他伤口周围的皮肤已经不再发青发黑而转为暗红色。他的二儿子姚银良说:“我爸的伤口原来经常发出指头大的水泡,然后一碰就烂,没法下地走路,现在脚好多了,全家人都非常感谢万医生他们团队。”

  8月9日下午,全国创面修复专科联盟在金华开会研讨“烂脚病人”治疗经验,当天刚忙完一台手术的万少华走出手术室,顾不得吃饭,开车近百公里赶到会场。“我们的团队希望能得到专家老师们更多的指点,他们已经答应下一步到衢州来指导我们更好地治疗那些老人。”

  “尽可能地帮老人们疗伤,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这是我们护理团队的初衷。”万少华告诉记者,当时确诊的39名护理对象已经有20人去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和时间赛跑。”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