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加速打造军事间谍卫星网络
11月11日,日本内阁府宇宙政策委员会发布了基于现行《宇宙基本计划》而制定的太空开发路线图——“工程表”的修订案,公开向社会征集意见。根据修订案,日本将在未来10年内将军事间谍卫星从当前的4颗增加至10颗,借此大幅提高基于天基的情报、监视和侦察(ISR)能力。评论认为,日本太空战略正逐步突破“限于和平利用”的限制,加速转向军事化利用。
一天之内拍遍世界每个角落
现行《宇宙基本计划》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担任本部长的日本政府宇宙开发战略本部于今年1月制定并发布,是日本未来10年间(2015-2024年)太空开发政策的指导纲领,主要对日本航天发展的目标、原则、策略等进行了系统性阐述。而作为其配套执行规划的“工程表”则主要对卫星的数量、发射时间及总体进度进行安排,根据国际局势和经济情况每年修订一次。从这点意义上说,“工程表”的内容反映着近一段时间日本政府对太空发展的战略需要及政策取向。
在修订案的内容上,日本将在10年内将情报收集卫星由当前的4颗增至10颗,即将用于晴天拍摄的光学卫星、以及用于夜间及恶劣气候条件下拍摄的雷达卫星均由当前的2颗增至4颗,同时计划于2019年度和2024年度将分别发射1颗数据中继卫星。这10颗卫星将构成日本未来的卫星侦察网络,不仅能够实现在24小时内对地球上任一目标进行数次拍摄,还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拍摄图像及侦察数据及时传回地面。
修正案认为,仅凭借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艇和海上自卫队的巡逻机,难以不间断地监视大范围的日本近海。因而日本政府计划将此前由文部科学省、国土交通省和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等相关部门分别拥有的卫星信息集中起来,形成防卫省主导下的军用宇宙技术的研发应用系统,民为军用,安保与防灾兼用。虽然日本坚持将发展天基情报收集系统的出发点放在监视北朝鲜军事设施以及掌握灾害情况上面,但这些卫星实际上正发挥着军事间谍卫星作用。尤其是近两年中日因钓鱼岛问题对峙不断,未来东海上空无疑将成为日本卫星“紧盯”的重点区域。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自2016年上半年起,日本将试验性启动针对中国钓鱼岛周边等海洋情况的卫星监试。修订案还强调,日本将在2019年开始实验性发射搭载了红外传感器的侦察卫星,以便能够在日本周边国家发射弹道导弹时能够提供早期预警。同时,修订案再次明确了进一步强化与美军在卫星情报方面的共享机制。除共同实施海洋监控外,日本还打算通过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所属的观测站收集太空信息,提供给美国。
修订案的内容无疑进一步印证,随着集体自卫权的解禁,日本正逐渐撕下了以往“和平利用空间”的伪善外衣,加速谋求太空领域的军事布局。实际上,自安倍第二次上台以来,日本太空战略的重心越来越向防卫领域倾斜,服务于军事安全并由军方主导。其2015年防卫预算明确将情报、监视和侦察能力放在首位,强化保护偏远西南诸岛的能力。而新制定的《宇宙基本计划》还大幅增加“准天顶”卫星系统的卫星数量,试图将一个由3颗卫星组成的区域性系统在短时间内升级成为能够比肩中国“北斗”的自主卫星定位系统。不难看出,安倍政府正在卫星情报搜集、卫星通信、卫星定位和卫星预警等多方面发力,为日本打造天基“军团”,服务于其军事大国野心。
意在为太空军事化铺路
由于包括《宇宙基本计划》以及“工程表”修订案在内的太空开发相关计划均需要交由日本政府宇宙开发战略本部最终拍板,因此就有鲜明的安倍色彩。甚至有传言称,安倍曾对卫星系统的具体数量做出过明确指示。不难看出,安倍政府已经意识到,全球正进入太空竞争时代,而正梦想打造军事大国的日本,自然不应该有所落后。可以说,太空开发是日本当前的短板所在,也必将是日本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所在。综合来看,安倍着力打造太空计划有着多重目的。
首先,让日本的太空军事化利用成为既成事实。一直以来,日本《航天基本法》规定“航天开发仅限于和平利用”,并强调“和平利用”就是“非军事”。而安倍从制定新版《宇宙基本计划》开始,就已经从实质上直接否定了“航天利用非军事”的立场及承诺,开始增加太空的军事化利用方面的内容。而此次“工程表”作为《宇宙基本计划》在操作层面上的规划,已经不需要考虑允许不允许的问题。正如安倍在谋求解禁集体自卫权、突破“专守防卫”限制时的做法一样,他在尝试让日本太空开发从实质上得到解禁。
其次,抢占太空开发竞争的最后机遇期。在现代战争中,军事卫星的用途越来越大,已成为打赢信息化高技术局部战争至关重要的装备。尤其精确的导航定位系统、以及准确的情报侦察系统,成为提高军事能力的核心关键因素。目前,日本在卫星定位、卫星情报收集上均依靠美国提供信息,但日本已经意识到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日本防卫界和舆论界早已深感不满。在卫星定位领域,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已经建成并应用,而中国的“北斗”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也正在进入应用领域。
在情报侦察领域,随着新安保法案的成立,日本自卫队从法律上实现海外派兵永久化,加之日美军事合作的日益强化,未来自卫队远赴重洋协助美军海外作战指日可待,日本需要构建精确的情报侦察卫星网络,用“千里眼”加“夜视镜”为自卫队远程化作战做铺垫。日本处心积虑加速发展太空战略,希望能够搭乘上太空开发的“末班车”。
最后,从海上及太空两方面牵制中国。有人评论称,安倍实现国家“正常化”的实质是以中国为假想敌建设“能战国家”。随着中日钓鱼岛摩擦加剧,中国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巡航次数增加,给日本造成巨大压力,海基和空基情报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需要,日本迫切希望借助更加精确的天基系统,对中国海军的动向甚至沿海内陆的相关军事设施的情况进行不间断监视。同时,迫于中国近年反卫星能力的显著提高,日本正积极谋求扩大与美国进行太空监视的合作内容,从海天两方面对中国形成牵制。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