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 周小璐)在一二九运动爆发80周年之际,为传承爱国忧患意识,弘扬民族自强精神,培育当代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勇气,近日,由团中央青运史工作指导委员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主办的“纪念一二九运动80周年专题研讨会”在京举行。近40位专家学者围绕着一二九运动的历史作用与地位、一二九青年展现的时代风采、对当代青年的启迪等问题展开了研讨。
纪念一二九运动80周年专题研讨会现场。
一二九运动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 深度研究不能停滞
会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员、原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副主任郑洸针对有些人认为一二九运动不如五四运动政治意义伟大的问题,引用毛泽东的话指出,五四运动与一二九运动“这两者的意义是同样伟大的”。
“有些人以为学生运动没有力量,但是事实怎样呢?广大学生群众的五四运动,推动了‘六三’全国性的罢工、罢市、罢课的反帝和反卖国政府的斗争,发动成为全民族的运动。五四运动以后,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五卅运动,发动了北伐战争,造成了第一次大革命。”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员、原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副主任郑洸作主旨发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原副馆长李玉琦认为,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深入研究一二九运动,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一个历史事实,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随着人们思想认识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对同一个历史现象的认识和解读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这种对话是不能间断的,这种研究是永远不能停止的。”
谈及一二九运动的意义,他强调,“一二九运动绝不是‘学生上街游行’这么简单,它最大的意义在于促进了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让中华民族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指出,对一二九的解读、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游行层面,而要深入其实质的精髓。
许多专家认为,一二九运动历史的作用和地位问题,实质上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青年学生在争取民族独立、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和历史地位问题,其先锋作用不容忽视。纵观历史,在民族复兴的重要节点上,最先呐喊的往往是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
展示一代青年风采 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提及“一二九”展示出的青年一代的风采,郑洸表示,“一二九”一代青年值得我们“点赞”。“他们是抗日先锋,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先驱,是当代青年学习的典范,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爱国之志,报国之心’。”
“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关头,他们继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高喊‘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挺身而出,发动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他们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令人钦敬。”
郑洸认为,毛泽东1939年一二九运动四周年纪念会上这里所讲的青年学生与共产党,与工农群众,与革命武装“三结合”,是对一二九青年已经走的和正在走的道路的总结,也是对一切青年学生指出的正确政治方向。实践证明这条“三结合”的道路是完全有效和正确的。
许多专家表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汇聚最大多数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当代青年的发展正好伴随着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国梦需要青年,也能成就青年。当代青年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与社会各阶层密切合作,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纪念历史不是单纯为了怀旧 而在于启迪未来
谈到纪念一二九运动的目的,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资料部主任、副研究员胡献忠认为,“历史与现实是不可分的。历史是现实的过去,现实是将来的历史。纪念一二九运动,重于传承爱国忧患意识,弘扬民族自强精神,培育历史担当勇气。整个一二九运动的一系列成果,不仅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发展有重要启示,对当代共青团的改革取向,甚至对执政党的政策选择,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玉琦强调,一二九运动对当代青年有很多启示,比如只有坚持党的领导,青年运动才能有正确的发展方向;青年学生为国为民的无私情怀,具有永恒的魅力和价值;青年运动只有提出符合时代潮流的口号,才能获取各方认同和支持。
许多专家表示,历史是常释常新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用不同目光去关注它、解读它,总能发掘一些新的独特价值来,总能找到对未来发展的新的启迪。这也许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团中央青运史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徐晓作总结讲话。 中国青年网记者 周小璐 摄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团中央青运史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徐晓出席会议并做总结讲话。此次会议由团中央青运史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王义军主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