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7日电(记者 李正穹 杜美辰)2016年刚刚开始四天,习近平总书记便开启了新一年的国内考察。根据媒体报道,重庆成为今年习近平国内考察首站,到访地点包括重庆果园港、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
根据中国青年网记者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内蒙古、云南、重庆等省份先后成为习近平新年考察之地,在慰问当地群众之余,习总书记也发出了交民心、系民生、重创新的信号,突出党和国家关注的议题,为发展奠定基调。
2014年1月27日,习近平在锡林郭勒盟81岁的牧民玛吉格家了解生活情况。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交“民”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习近平曾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在重大场合诠释“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并连续两年在新年伊始来到少数民族同胞的身边,倾听民声、体察民情,让偏远贫困地区的人民也感受到中央的亲切关怀。
2013年2月,习近平把甘肃选为新年考察的首站,将祝福带到了各族干部群众的身边。在甘肃,习近平前往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看望乡亲们,在兰州市城关区五泉菜市场考察并与居民亲切交谈,也特意来到东乡族自治县布愣沟村困难群众马麦志家中看望,并给马麦志的两个儿子带来了学习用品。
2014年1月,习近平赴内蒙古考察,在当地的冬季那达慕“五畜祈福”仪式上按照蒙古族习俗,用无名指蘸上银碗盛着的鲜牛奶弹了三下,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民幸福安康。习近平还同牧民们一起观摔跤,看赛马,听长调,赏歌舞,也走进牧民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正如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多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多到发展最困难的地方去打开局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各族人民携手贡献智慧,凝聚力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更好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习近平的足迹将各民族紧密相连,实现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承诺和信念。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来到鲁甸县小寨镇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看望受灾群众。
系民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曾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民生”也成为习近平重大讲话中、考察路途中的关键词。
2014年8月,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习近平也一直心系灾区群众,不仅在2015新年贺词中专门提到鲁甸地震,缅怀逝者,祝愿生者,还在新年伊始走访鲁甸地震灾区,考察灾后重建工作,慰问受灾群众。在甘家寨受灾群众异地过渡安置点,习近平接连走进5个帐篷看望群众,嘘寒问暖,详细了解群众生活保障情况,并对受灾群众郑重承诺,“党中央始终关心着大家。天灾无情人有情。老天爷把大家的家园毁了,党和政府一定要帮助大家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民生工作始终在习近平心中占据重要分量。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说,“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越来越好,但我们时刻都要想着那些生活中还有难处的群众。我们要满腔热情做好民生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扶贫开发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让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暖。”新年开篇,习近平将离京考察第一站选在云南,并前往鲁甸地震灾区,体现了对民生,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民生的高度重视,也为2015年更好推进扶贫减贫、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起到引导作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