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晚间,随着国民党候选人朱立伦提前宣布败选,领先超过300万票的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当选为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台湾地区“立委”选举中,国民党同样以惨败告终。
这场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夹杂着太多值得解读的现象。
“九二共识”是过去一些年间两岸关系得以深化、习马历史性会面得以实现的基础。大陆方面强调,只要坚持“九二共识”,大陆方面愿意与各方接触,在共识的基础上进行经贸和文化往来。
华盛顿方面、国民党、民进党方面都强调维持现状,但三者的理解又截然不同。华盛顿方面最为直接,坚持中美联合公报,不希望双方单方面改变现状,台湾也不要出现麻烦制造者。民进党的维持现状就是哪怕执政了也最多只是喊喊口号,纵使有“台独”党纲,也不会采取任何挑衅举动。
几方中,国民党最为尴尬。在与大陆方面直接沟通时,国民党人会强调 “九二共识”,但往往不会直接说明其内涵,最多提及“同属中华民族”。但一旦场合换到了台湾,则不断强调“中华民国”概念,避免过分论述,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因为只有国民党的“维持现状”没有任何潜在期待。中庸和讨巧意味着安全,但也容易失去主动权。
习马会得以在马英九执政最后阶段得以成行,两位领导人都坚持“九二共识”。这个成果有历史性意义,但无论是之前的“服贸事件”、“张悬披青天白日旗事件”,还是最近引发轩然大波的“周子瑜事件”,都表明顶层设计里的共识在两岸民间还不足形成理性的对话。
国民党的失败也在表明另外一个事实:虽然国民党在推动两岸关系深化的过程中有重大贡献,但在将国共共识落地成两岸共识的过程中,除了在大陆经商的台商群体外,国民党的说服过程显得十分狼狈。台湾民众渴望两岸关系正常化带来的和平与经济成长,但并不愿意为得到繁荣,而放弃一些基本价值。
这种价值认识强烈展现在台湾年轻人身上。原本被认为对政治无感的台湾年轻人群体的心智,在被一种新的台湾主流价值观占领。这种价值观并非简单的蓝绿、“统独”可以解释。台湾年轻人与他们的父辈有很大不同,对他们而言,台式民主不是作战的武器,而是生活的工具,是不满意时的一记“否定”。
马英九执政八年,台湾正在延续经济高速增长后的停滞期,各种泡沫崩裂,失业率上升,“念不起书”的忧虑不断萌发,“流浪博士”的说法悄然风行。因此,年轻人不信任权威,也不信任经济学者,更不信任国民党当局,甚至对自己都缺乏自信。
这种极端不信任未来会持续很久,也对民进党未来的执政埋下不稳定的因素。毕竟,经济的振兴和诸多社会问题的化解非一朝一夕之功,对即将再度执政的民进党来讲,胜选只是第一步,未来还有很多棘手工作要做。几年来,台湾社会形成的新价值观协助民进党重返执政之路,但执政后的民进党当局如何回应,建立在处理好两岸关系、美台关系基础上的新价值观,才是蔡英文的真正考验。
本次选举即将开启充满挑战性的两岸关系新时代。无论是台湾未来的经济发展还是政治定位,两岸关系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蔡英文团队如何处理国民党留下的两岸交流遗产?大陆方面的底线是“九二共识”,若不承认,大陆方面拒绝交流,而台湾经贸的发展又有交流的需要,执政的民进党方面将十分尴尬。
蔡英文承诺维持现状,但现状是否只是不在意识形态上挑战北京,是否包括已有的两岸经贸文化来往格局、台湾本土经济巨头两岸游刃有余的局面?还不得而知。任何新的政策提议,都将挑动台湾社会的敏感神经,也牵涉到跨海峡资本和人员红利的精确计算。
八年前,马英九以220万票胜选,如今朱立伦以330万票落选,民意起落,在台湾展现得淋漓尽致。领导人?他们是选民自己票选出来的人,不是神,不必固守原始教义无条件支持。选举终究只是选举,民主社会的机制下,谁都可以重头再来,无论是四年或八年。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