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专题栏目 > 以史为鉴 > 内容正文

马占山总结抗日经验:日军骑兵不如东北军
来源:凤凰卫视   2014-09-13 11:49:28

  核心提示:说起东北军中的骑兵,的确是可圈可点。如果说步兵方面,东北军人与日本军人相比,略有差距,那么在骑兵方面,东北军却大大地超越了日军。

  

马占山 资料图

  本文摘自凤凰卫视9月11日《腾飞中国》,以下为文字实录:

  何亮亮:1931年11月4号,中日两军大战江桥,中国军人首战告捷,战后检点战场,中国军队连伤带亡一共折损了300战士,进攻的日军加伪军一共伤亡1000余人,这一场鏖战一直打到了5号凌晨时分。然而仅仅过了几个小时,日军便卷土重来。

  清晨6点,日军数十门大炮开始炮击守军阵地,随即在大炮和飞机掩护下,日军和张海鹏的部队共计8000余人左中右三路开始渡江。尽管中国军队枪炮猛烈,日军却冒死强渡,上午十点,日军在付出了惨重代价之后,攻占了江岸中国守军的第一线阵地,乘着胜势,日军旋即猛攻中国守军的第二道防线,大兴阵地。

  中午时分马占山亲临前线指挥吴德霖和徐宝珍两个团从正面反攻,同时急调骑兵第1旅萨力布团从两翼包抄日军。说起东北军中的骑兵,的确是可圈可点。如果说步兵方面,东北军人与日本军人相比,略有差距,那么在骑兵方面,东北军却大大地超越了日军。马占山日后在《大众生活》杂志写的《我的御侮经验与认识》中,曾经写过,“彼之骑兵非下马不能射击,我军马上射击从容自如”。日本本不产马,马匹都是引进,此外,日军并不重视骑兵的作战能力,而多用于侦查和运输。东北人则不同,他们大多数自幼接触马,特别是蒙古、达斡尔、鄂温克人,可说是生于马背长于马背,几乎不用特殊的马匹使用训练。而萨力布团几乎清一色都是少数民族士兵,团长萨力布是蒙古族,手中大刀所向披靡,令日军望之生畏。

  双方血战至日暮十分,日本方面伤亡1500余人,以“武士道”著称的日本军人也坚持不住了,最后铩羽而归。这一次日军元气大伤,进攻的节奏也放缓了下来。与此同时日军增援部队进入战斗阵地,到了6号凌晨两点,日军发起新一轮的进攻之前,江桥边上已经集结了上万的日军。

  6号凌晨双方再次陷入鏖战,中日两军反复争夺阵地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期间马占山亲临前线督师,甘冒枪林弹雨让中国军队士气高涨。不过和日军相比中国军人有一个致命的死结,那就是没有援军。日军方面加上张海鹏的部队共投入了3万多人,轮番上阵。黑龙江边防军固然投入四个旅,一万三千人,但是却没有后备部队,6号晚上,中国军队不得不后撤。在三间房一带重新集结,准备与日军决一高下。

 

参考资料:

马占山

抗日将领马占山的一生

马占山组织江桥抗战:诱敌深入 贴身肉搏 多次退敌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