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家中房屋拆建,我在清理东西时发现比手巴掌稍大的一张已经发黄变脆的借据。这张借据落款是“民国三十一年旧历四月十三日”,距今已经72年余了。
父亲在世时曾给我讲过这张借据的来历。1942年5月10日,日本侵略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腾冲城,腾冲沦陷。就在日军占领腾冲的前夕,由于县政府的不抵抗,县长邱天培携县政府大印逃跑,全城混乱,人心惶惶,老百姓举家逃难乡下,投亲靠友。我们家在日本人来的头天夜里,才由年过花甲的祖母背着刚满月不几天的我,母亲背着比我大两岁的姐姐,提着包裹,父亲挑着简单的行李炊具离家逃难到20多里的大罗绮坪杨大泰家(杨大泰家是我祖母前夫的亲戚)。
那时,我们家非常穷,主要靠父亲帮人和卖米糕,祖母焖山药来维持全家生活。父亲结婚时没有钱,只得典房卖地,一大家只剩下一格厢房和篱笆围着的灶房由我家使用,祖母睡在灶房里。
逃难来到大罗绮坪不几天后,钱米用完,全家生活无着。为了全家人的生存,父亲不得不背着沉重的高利贷的包袱,请人介绍向邻村石牌曾当过国民党军队司务长的王德福先生借钱。借据全文录下:
“兹因正用不敷,心情意愿向德福王先生名下实借到市面通用新滇币肆佰元,合国币贰佰元正。言定每月每元行息壹角,不论何日清偿,银到据归。假若以后世局变态,自当按其本息清偿;若以后平静,愿向吴姓将自己铺子转当银主,决不至异言变迁。今恐人心不估,当中特立此借字为据是实。民国三十一年旧历四月十三日立借字人杨世有凭证董兆能、杜开庆、石崇基。”
这200元国币解决了逃难中的燃眉之急,我父亲挑着米糕四乡八寨叫卖,仍只能维持生活,我的姐姐患病,因无钱买药医治夭折。
逃难乡下两年多后,1944年9月14日腾冲收复,全城被战火所毁,一片焦土。我家也不例外,被燃烧弹烧得片瓦无存,回城后只得投靠我姑爹家。
时间如梭,世事沧桑,转眼到了1982年初。一天,王德福先生从石牌来县城赶街,遇到我父亲,言谈中自然讲起我家逃难大罗绮坪时曾向王德福先生借钱以解燃眉之急的事,真是感激不尽!老王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我父亲执意要还借款。王德福先生最后说,当时借的钱是高利贷,又是在国难之中,现在是新社会了,不能照借据办,那时借的是滇币400元,干脆拿给我人民币40元算了。我父亲十分感谢深明大义的王德福先生,当即凑了40元钱还给王德福先生,这相当于我父亲一个月的工资。下一个街子天,王德福先生如约将上述逃难期间的借据退还我父亲。时间是1982年2月,此时距借款时间40年了。
这张借据我复印了几份分送儿女们,让他们不忘苦难的家史、国难史,奋发向上!祖甲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