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以史为鉴 > 解密抗战 > 内容正文

抗日战争14年,为什么说“八年全面抗战”?
来源:中新网   2014-09-19 10:32:01

  83年前的今天,日军蓄意炸毁南满铁路,栽赃嫁祸中国军队,将炮火轰向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至此,日本帝国主义开始肆虐中国,东北沦陷。

  战争带给我们的,除了无尽的伤痛,还应有更多深刻的反思。或许你会说,你今天发了关于“九一八”的微博和微信了。但小编问你,以下这些【为什么?】你是否思考过?

  为什么说“八年全面抗战”而不是“十四年抗战”?

  

  这是一个很多东北人一直耿耿于怀的问题。按照学界通行的说法,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是局部侵华,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中国的全面抗战正式开始。抗战八年是从全面抗战爆发开始算起的。

  不管学界怎么算,我们作为斗升小民都必须记住,在“八年全面抗战”之外,还有同胞遭受了侵略者六年奴役。

  为什么要纪念“九一八”?

  

  每年的9月18日,人们总不免沉浸在一种悲伤肃杀的气氛中,难以自持。在这一天,身处各地的人们会发起一系列“纪念”活动——降半旗、鸣笛等。

  但我们是否想过,为什么要纪念?我们的出发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需要牢记的是教训还是仇恨?除了纪念我们更需要的是不是反思和警醒?

   为什么“九一八”作为“中国国耻日”的概念迟迟没有被立法明确?

  

  毋庸置疑,在大多数人们心中,“九一八”早已成为抹不去的国耻日。但目前,我国立法没有明确规定“国耻日”的概念。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政府接受日军提出“二十一条”中一至四条的要求。目前,在某些场合,也有将这天作为国耻日的情况,称为“五.九国耻”。

  为什么总有些人的纪念方式不能理性而凝重?

  网络上,每到九一八这天,只要你翻开一些相关内容,就会很容易看到网友针对日本的肆意谩骂,其中甚至充斥着一些不堪入目的字眼。

  转眼,9月19日来到,那些昨天还在叫嚣着“杀光日本人”、“踏平东京”、“除了女优全部杀掉”的网民,又重新加入转发点赞的行列中,仿佛昨天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看到这些,不禁感叹,“九一八”究竟带给我们的是什么?这些仇恨、谩骂就是“九一八”之于我们的全部意义?用一位网友的话说,骂脏话就能骂出国富民强来了?

   为什么总有人在这天办喜事?“就要发”的噱头那么重要吗?

  几乎每一个“九一八”,都会有媒体曝出某些商家选择这天开业,或者某些新人在这天举行婚礼的。尽管每次这样的事情都遭到网友的口诛笔伐,但仍旧有许多人“前赴后继”。难道918=就要发的这个谐音和噱头就这么重要吗?

  至于那些在网上咒骂“警笛吵死人了”的家伙,小编已经无力吐槽……

  战争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悲痛无法平复。每年今日,我们都会自行揭开疮疤,不为别的,只为长点记性,不再受同样的伤害。在这样一个日子里,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思考一下,应该是件好事。

  (中新网移动版小编 嘟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