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以史为鉴 > 解密抗战 > 内容正文

湖南抗战往事:救亡百刊在湘呐喊
来源:三湘都市报   2017-05-07 10:21:13

《抗战日报》报头,由田汉题写。

沅陵县马坊界1号的《抗战日报》旧址大门。记者戴鹏摄

八年血战,七十年过去,硝烟已远,历史有回声。将镜头切换到70年前,湖南虽处内陆,却是抗战最后的主战场。

6大会战,日寇遭遇前所未有的顽强阻击,在芷江举起了白旗,侵略者的“辉煌与梦想”尽殇于此。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国有难,湘人在。八年全面抗战,210万湖湘青年投身前线。在这场战争中,湘人承担了惨重的牺牲。在此之前,湖南作为后方,在人财物力上,也给全国抗战以有力支援。

一湘守河山,你我怎能遗忘?今日起,三湘都市报推出“一湘守河山”系列报道,解密历史,缅怀先烈,亦庆贺并纪念那场来之不易的伟大胜利。记者戴鹏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挑起战事。之后,华北沦陷、南京沦陷、上海沦陷、武汉沦陷……

狼烟四起,民族危殆。

危亡之际,即使身陷他乡,颠沛流离中,许多中国知识分子驻足湖南,以笔为枪。

1938年,《抗战日报》、《观察日报》、《中苏半月刊》……近百种抗日救亡刊物在湖南为抗战呐喊。

在这些湘刊之上,冯友兰、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叶公超、金岳霖、吴宓、柳无忌……一大批文人教授走出象牙塔,为抗战疾呼。砥砺之中,笔吐锋芒,“弦诵不绝”以报国。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