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专题栏目 > 以史为鉴 > 内容正文

日媒:危机管控是中日关系首要任务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4-11-04 09:38:01

  核心提示:危机管控应该成为处理两国关系的首要任务。只要危机没有升级成军事冲突,那么双方总有进行和平谈判的空间。

  

资料图片:“中日小大使”在日本东京的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进行友好交流。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参考消息网11月3日报道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1月1日发表题为《中国和日本的“双重冷淡”危机》的文章,文章称,毋庸置疑,当前的中日关系已陷入严重困境。自日本2012年决定将钓鱼岛“国有化”以来,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就已经十分冷淡,这也对两国的经济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在2012年以前,许多分析师用“政冷经热”这样的词来描述中日关系;但在2012年之后,两国关系逐渐演变成了“政冷经冷”,虽然总的来说双边经济关系依然牢固。

  文章称,中日两国要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双重冷淡”危机?许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习近平和安倍晋三在本月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会晤。诚然,习近平和安倍晋三会晤——如果能够实现的话——将给中日关系带来一些具体好处。

  文章认为,习近平和安倍晋三如果能进行会晤,两国在钓鱼岛争端上或许能取得重大进展。毕竟,在2012年正是这一争端将两国关系拖入困境;因此可以合理地猜测,双方希望通过对钓鱼岛争端达成某种共识,从而恢复关系。据一些报道说,日本可能会作出让步,承认中日事实上对钓鱼岛的主权存在争议,虽然日本仍将坚持说这些岛屿是日本领土。当然,外界对日方的让步不应有太多期待。不过假如日本承认这样的争端确实存在,那么对中国来说就是某种程度上的胜利。这是向未来中日两国最终和平解决钓鱼岛争端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文章说,即使日本承认两国对钓鱼岛存在争端,外界也不应该过于乐观。正如北京大学日本问题专家于铁军在今年早些时候指出的那样,当前处理中日关系的重中之重应该是搞好危机管控。于铁军指出,中国不应该让中日关系失控,特别要避免中日之间的危机出现螺旋式的上升,后者有可能引发很不确定的后果。中日舰船或飞机之间仍有可能发生危险事件。

  此外,结构性因素似乎对改善中日关系构成了重大阻碍。中国希望日方采取严肃和真诚的行动来展示其对历史的新态度,数十年来历史问题一直困扰着中日关系。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如果安倍晋三只想用习近平和他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会晤来提升自己的国内地位和形象,那么中国不会陪他玩。在某种意义上,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安倍晋三还没有赢得信任。在他们看来,安倍只是在玩一个游戏,他想把中国描述成拒绝合作的一方,从而为自己赢得国际舆论。

  文章认为,在国内,安倍晋三现在处境艰难,因为安倍经济学未能产生许多人所希望的那种结果。经济数据显示日本的通胀率处于低位,也没有创造足够的工作机会。中国的崛起有助于重振日本经济,但中日争端以及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让它无法进一步进军中国的巨大市场。在政治上,安倍晋三也是麻烦缠身,他的两位大臣因丑闻而辞职。对安倍来说,这一切意味着他现在要为国内事务而分心,因此无法在对华问题上作出大胆和重要的外交决策。

  文章说,不过这并不奇怪。没有人期待中日关系会在不久的将来恢复正常。在一定程度上,这跟两国领导人是否举行会晤关系不大。两国在历史教育、民族主义、经济竞争等领域内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当前形势下,上述问题都无法很快得到解决。

  文章认为,正因如此,危机管控应该成为处理两国关系的首要任务。只要危机没有升级成真正的军事冲突,那么双方总有进行和平谈判的空间。保持耐心在处理中日关系的过程中将是至关重要的。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