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以史为鉴 > 解密抗战 > 内容正文

抗战精神永存
来源:北仑新闻网 作者:江中舟   2017-07-26 11:07:07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争,绝不是影视剧中被娱乐化了的那个样子。如今我们已无法想象那段真实的历史,但也有极为少数的抗战题材的影片比较接近史实,比如《太行山上》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值得一看。八路军代总参谋长左权就是那时壮烈牺牲的,他可是我军元帅级的指挥员呵。由战争想到军人,想到那些在战争中牺牲了的军人,想到了什么才是真正有血性的军人。

  抗战爆发后,有将领豪言:以最后一滴血捍民族之生存,以最后一滴血保国家之独立,以最后一滴血争军人之荣誉。这才是真正有血性的军人。对其他人来说,在利益面前,荣誉真不值一提。但对军人来说,荣誉真的重于生命,正是荣誉激励着无数的军人们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前赴后继,义无反顾,英勇献身。

  台儿庄禹王山战役中,王秉障旅长亲自端起一支三八大盖,与鬼子拼起了刺刀。他在接连挑死10多个敌人后,自己的前胸也挨了一枪,但他还硬撑着走到师长面前说:“请师长检验,子弹是不是从前面进去的?”然后才倒下。“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冲上去,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这是台儿庄战役的指挥官孙连仲上将对部下下的命令。

  上军校时,学唱了很多首抗战歌唱:《义勇军进行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黄河大合唱》《八路军军歌》《游击队之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等,唱着这些歌曲,你一定会热血沸腾。无数的军人正是唱着这样的歌曲奔赴前线、血洒疆场的。这样的歌曲,蕴含着战斗的精神,体现了英雄的气概,激励我们面对艰难困苦勇往直前。

  我始终认为,战争年代部队只有两件事:打仗和准备打仗。所以,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打仗开展。战争需要什么样的军人我们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军人。现代战争武器的作用更大了,但对军人的基本要求永远不会变,尤其是培养军人的血性更是永恒的课题。

  在部队时,我曾是一线战斗部队一个英雄连队的主官,经常与战友们一起在烈日下坚持,在严寒中忍耐,在风雨中滚打,真的非常辛苦。但我们有沸腾的热血相伴、有快乐的青春相随,我们常喊的口号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没困难”。我们把勇敢面对困难当作军人最基本的素质来培养,这在平时是一种精神,战时便会成血性。有血性的部队才能打胜仗,有血性的军人才能战胜一切困难。我还常对战士们说:“死,并不可怕。当死亡来临时,我们绝对不要躲避,必须勇敢面对,只有这样,你才能有生的可能,死也死得其所。”军人必须时刻接受生死的考验,军人必须接受这样的教育,军人必须用行动来证明自己,这就是军人的血性。

  脱下军装好几年了,但火热的军营生活,不仅锻炼了我们强健的体魄,锤炼了我们坚强的意志,培养了我们坚韧的作风,铸就了我们不屈的性格,还养成了我们许多一生不变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思想上沉淀了战胜一切困难的血性,在我们的胸中积累了无所畏惧的阳刚之气。

  今年是抗日战争爆发80周年,我们应该永远地缅怀这段历史,因为那是中华民族最为悲壮的一段历史,也是中华儿女谱写的英雄赞歌。那些先烈们以青春绚烂之闪耀为我们留下了民族的生存,留下了英雄主义的气壮山河,更留下了什么是军人血性的响亮回答。

  抗战精神永存!抗日英雄永生!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