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专题栏目 > 以史为鉴 > 内容正文

建军节前夕 大学生为抗战老兵送上“藏头诗”
来源:扬子晚报 通讯员:窦苏明 沈琳   2017-07-31 15:33:32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和全面抗战80周年,在“八一”建军节前夕,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温建军革命历程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林余凯和团队其他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探访了居住在常州的两位抗战老兵,并送上亲手为两位老人题写的“藏头诗”。

  在常州武进的谢玉松老兵家中,大学生们细心为老人整理了着装,依次并排围坐在老人身边,静静地聆听老人对于当年那段抗战,驱日寇保家卫国血战到底,一人独守,复失地年少参军意气风发的往昔生活的追忆。通过和老人的交流,大学生们了解到,谢老15岁参加八路军,先后在西峡口、老河口等地与日军展开激烈交战,曾救出300多名被日本人围困的大学生,在炸毁日军碉堡时,炸药包爆炸产生巨大的爆炸声将他的一只眼睛震瞎,一只耳朵震聋。忆起当年那段难忘的岁月,谢老的笑容中透露出一股无悔之情。作为实践团中颇喜爱文学的大一学生,林余凯代表团队取出了赠送给谢玉松老人的卷轴。卷轴慢慢铺开,一首赋情诗逐渐显示出来:

  谢情以玉,松姿傲然

  ——致敬抗战老兵谢玉松

  谢氏多杞梓,嘉名扬四海。

  玉露洁明净,润物细无声。

  松傲独峭峰,雪欺未屈低。

  愿君长百岁,期颐身康泰。

  谢老接过卷轴,在诗中找出自己的名字,很是开心。

  和谢老一样,居住在常州钟楼区的季刚芹老兵已是耄耋之年。大学生们到达后,季老已主动在楼下等候,身材瘦削,腰板笔直,满头银发梳理得整整齐齐。在看到实践团成员身着学校国旗班军装时,老人说,他也必须要换一身衣裳。他特地从衣柜里拿出了新四军军服,郑重穿妥。在季老的回忆叙述中,大学生一起跟着季老的思绪走过了季老1944年7月参加新四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先后参加莱芜战役、炮击金门等重大战斗的光辉历程。

  大学生们将精心制作的诗用双手托着赠与季老师。季老缓缓展开卷轴:

  季霜凌物,刚芹亭立

  ——致敬抗战老兵季刚芹

  季夏寻谈携文致

  刚武志学投戎敬

  芹出雪泥未成老

  谢言万千抗战兵

  有些意外的季老细细看完后,鼓起了掌。赠完诗文,大学生们还特地拿出了勋章,将一枚纪念勋章佩戴在季老胸前,敬礼。季老也举手敬起了军礼。一幅诗文,讲不尽致谢,一枚勋章,数不尽勋功,一次敬礼,叙不尽敬意。在探访完两位老兵后,林余凯等大学生们表示,将牢记老兵们的殷殷嘱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红旗高高举起来,扛到底。堂堂正正做人,力争成为有用之才,将来做一行,爱一行,钻研一行。据悉,该大学生实践团还将通过访谈入伍新兵、参观常州博物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书画展,赴南昌对历史纪念馆、革命旧址等地进行实地参观走访、随访调查等活动,重温建军革命历程,学习革命光荣传统,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