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时事时政 > 新闻报道 > 内容正文

日媒:日应继续与中国交往 努力实现日中关系稳定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4-12-11 10:57:40

  参考消息网12月10日报道 日本《读卖新闻》12月10日刊登题为《对华关系不能以好恶而论》的文章,文章称,有时不妨对一般性观点表示怀疑。例如,一般性观点认为“外交和安全保障政策不会赢得选票”。这种观点认为,这些问题远离选民的日常生活,选民不大关心。

  文章称,读卖新闻社在此次众议院选举前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51%的受访者在“特别重视的政策和争论焦点”中列举了外交和安全保障问题,而2012年上一次众议院选举前的民意调查中高达69%。虽然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但因为在2009年众议院选举前的民意调查中仅为26%,也许可以说进入了“外交和安全保障问题也能赢得选票的时代”。

  其背景是,抨击日本2012年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国有化的中国不断进行反日宣传和挑衅行为,使日本选民感到了“威胁”。

  文章认为,选民提高关心度本身是好事。但令人担忧的是,他们有没有被“厌华”情绪所左右。无论是喜欢还是厌恶,日本都将继续与一衣带水的中国交往。需要努力实现日中关系稳定。

  日本民间团体“言论NPO”与中国媒体

  文章称,联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对中国印象“不好”的日本人在钓鱼岛国有化前的2011年占78%,到2014年增至93%。由于语言歧视问题,访问中国的日本人2012年约为352万人次,2013年减少到约288万人次,到2014年几乎每月都是同比减少。约90%中国人虽然对日本的印象不好,但2013年到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约131万人次,2014年已经超过200万人次。这种不对称情况让人对两国关系的未来感到不安。

  文章认为,不努力去增进相互理解,而一味强调“恐惧”和“厌恶”情绪,结果导致“对华强硬论”,对立更趋尖锐。另一方面,认为只要主张“和平与友好”,两国关系就会顺利发展的想法也过于天真。应当把有无冷静的战略作为判断各党政策的标准。

  文章称,最近两年,日本在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对华外交,一是对中国近期外交政策表示担忧的“言论”;二是通过政府关于集体自卫权新见解,以及加强自卫队和海上保安厅装备等展示的“实力”;三是以向菲律宾和越南提供巡视船为代表,与周边国家的“国际共同斗争”。但是,由于安倍首相及其周边人士关于历史认识的言行,日本对华外交的战略性不仅引起了中国和韩国的戒心,而且引起了欧美的警惕。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安倍首相不在去年底参拜靖国神社,11月时隔3年举行的日中首脑会谈早就实现了。

  文章认为,日本在阐明国际社会反应敏感的历史认识时,需要有更高的战略性。

  文章最后称,明年正值二战结束70周年。主导建立战后国际秩序的美国也关注日本发出的信息。观察各党言论、实力和国际共同斗争之间的平衡,同时知道各党准备在70周年之际发出什么信息,也是作出选择的重要材料。(编译/吴谷丰)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