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14日讯 “我1940年的时候接触到革命事业,知道中国人被外国人欺负了,被日本人欺负了,我们要把他们打跑。”昨天下午,在盐城师范学院与大洋街道育才社区党总支共同组织开展的“牢记历史,捍卫和平”国家公祭日主题教育活动中,88岁的抗战文艺老兵刘则先说。
刘则先1941年参军,当年15岁,曾是新四军苏北文工团的一员,他至今仍清楚记得共产党发动群众宣传抗日:“那时候的宣传方式很简单,就是宣传员拿个小板凳,坐在你旁边,和你讲共产党是什么,为了什么要革命。”刘则先说,当时共产党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的路线尤为重要。
刘则先告诉盐城晚报记者,他们那个年代读书的人不多,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他也只读了一年书就参军了,“旧社会贫农往往没钱读书,都是有钱人才读得起书。”刘则先读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抗日。
“当时我从学校一出来就必须面对战争、面临生死。而现在年轻人则要幸福很多,读完书找份工作,买房、结婚,然后踏踏实实过一辈子。能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中生活,大家更应当好好读书,认真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报效祖国,建设美丽的中国。”刘则先叮嘱活动现场的大学生们。
师院物电学院副书记孙伟说,到场的300多名学生大多都是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还有不少同学想参加但是座位有限。“组织这个公祭活动,主要还是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历史,牢记历史,所以我们的活动主题就叫‘牢记历史,捍卫和平’,就是希望同学们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更深了解,并且要知道和平有多么的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捍卫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大二学生徐倩雯告诉盐城晚报记者,活动令她受益匪浅,“以前对这段历史了解得并不多,通过这个活动让我对这八年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先辈们的血肉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我们不能辜负他们。”徐倩雯说,看到记录南京大屠杀的那段视频时,她和几位同学都忍不住热泪盈眶,日军对老百姓,尤其是对妇女们做出的种种暴行让人心痛,“我觉得我们应当不忘国耻,居安思危”。
“我就是盐城人,听刘则先老先生讲述盐阜大地的革命故事,感觉很亲切,很贴近自己。”大三学生蒋坤说,小时候听长辈们讲过不少革命斗争的故事,所以今天的活动很容易让他回到那个年代,他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应当不忘家乡史,学以致用,报答先辈们的恩情。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