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时事时政 > 新闻报道 > 内容正文

幸存者忆抗战:不解日本人为何能坦然回家
来源:管中窥史-福宁客   2014-12-20 12:27:22

  日本宣布投降后,整个东郊被解除武装的日军士兵分批次从东郊码头登船至清澜港,经由清澜港登船返回日本,留下一片满目疮痍的土地和饱经磨难的东郊民众。

  

  东郊难民从湛江返乡

  1945年9月,抗战胜利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当时,东郊不少老百姓也得知了“鬼子被打倒”的消息,纷纷从外地回乡。符和积说,“我父亲符福昌也是在得知消息后才返乡的,父亲对原配伍氏惨死于战火中一直耿耿于怀,难以忘却。”当时日军近乎疯狂的“焚船事件”,一起接着一起,不知杀害了多少逃难的海南乡亲。日寇侵琼前后,东郊镇有不少人乘船到当时的法租界湛江避难。南宝村村民符和金与符和积都是东郊南宝村人,他也告诉记者,清澜——湛江运载逃难人的船只不断增多,日寇加强军舰巡逻,一旦发现一律焚烧。

  1940年前后,符和积的父亲符福昌先逃难到了湛江,他让妻子伍氏也来。结果,伍氏搭乘的帆船碰上了日军舰,船上20多名乘客无一生还。也有一些逃难到湛江的人又回到文昌,也没能逃脱在船上被屠杀的命运。青头村村民伍振泗老人是当时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他说,当年他当艄公,载着30多名难民从湛江开回清澜港。那日清晨,快到时,很多人在船舱里都睡着了,突然开来了一艘日军舰,荷枪实弹的鬼子上了船。此时的伍振泗恰在舵笼里,听到日本兵的声音便躲藏了起来。日军将舱口钉死,再浇灌汽油,不到几分钟,整只船都被火焰吞噬了。此时,伍振泗从舵笼下潜入水底逃离帆船,经过两昼夜在大海上的漂流,侥幸爬上岸。伍振泗成为这艘船上唯一的生还者。

  犯下罪行,却能坦然回家

  当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驻扎在东郊的国民党部队随后便开始了接手工作。接受日军投降后,东郊乡公所举办了庆祝宴会,所有的保长、甲长均应邀出席,甚至还出现了饮酒过度死亡这样的乐极生悲之事。而后,日军士兵分批次返回日本。当犯下滔天罪行的侵华日军,留下一句无条件投降、交出所有武器,便能回到他们的家乡过上平静的生活时,东郊镇的百姓却还要在战争伤口未愈的情况下,继续苦难的日子。施暴者与受害者所得到的,似乎并不公平。已经过去近70年,那一句道歉总迟迟不见踪影。历史,往往令人唏嘘不已。

  刀下逃生的见证者

  回想起69年前华开民老人笑出声来。“我就记得,那天上午,天气很好,本来与其他日子没什么差别。但就在那个上午,部队里降落了一架盟军的飞机,飞行员出现在军营里,跟大家交谈着。但他说的话我哪儿听得懂,但跟他接上话的人都无一例外的欢呼起来,我才连忙拉着战友打听到:日本人,无条件投降了!”这一句话他等了太久,为了这一句话他为之付出了太多,家乡同胞的大仇终于得报、抗战的胜利终于到来了!华开民老人,1927年生于印尼,因为母亲早逝,父亲将他送回了老家东郊镇白石村(又名玉石村)。

  华开民老人在1940年前后就参加了抗日儿童团,后来又加入青年抗日救国会,主要任务就是传送情报和站岗放哨。1942年冬,执行一次普通的放哨任务时,华开民被日军俘获。“当时,军刀就架在我脖子上,就在一瞬间,我拔腿就跑,随后射来的子弹,打掉了我的帽子、射穿了我的衣服。”

  从屠刀下逃生的华开民,尔后辗转来到澄迈县,加入了琼崖抗日抗日独立总队第二支队,成为抗日名将吴克之手下的一名士兵。1945年8月,正在澄迈县随部队驻扎的华开民,从一位远道而来的盟军飞行员那里,获悉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也才出现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幕。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