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刘光涛将军言,1939年1月,平西挺进军随萧克司令员进驻河北宛平县斋堂地区,全为大山沟。部队进驻后向群众宣传抗日,当地老乡不知有中华民国,只知有大清,有年长者竟误将抗日为抗清。
本文摘自:《开国将军轶事》,作者:吴东峰,出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哈尔滨南岗区有文庙,顶覆黄琉璃瓦,墙围水磨青砖,重檐殿顶,云龙浮雕,气势雄伟。内有奎文阁、吉坛、大成殿、寝殿、圣迹殿等,建成于1929年,世人称“北方儒家圣地”。2004年8月10日上午,余由哈尔滨文联王叶陪同采访刘光涛将军。将军宅居哈军工大院一角,文庙竟立于军营大院中,怪哉!
刘光涛将军好文雅,待人彬彬有礼,言语朗朗细密。将军自谓晚年生活:“看看报,读读书,养养花,种种菜。”尤喜养花种菜,满院花木,一片葱茏,正中有一瓜棚,上爬冬瓜,叶肥果硕,大者如桶,累累下垂。将军曰:“养花种菜可以陶冶情操,不想别的事。”
刘光涛将军,陕西三原人,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11月考入安吴堡西北战时训练班,为胡乔木、冯文斌主办。1938年被送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平西挺进军直属队任青年干事。
抗日战争时期,刘光涛将军先后任冀热辽军区十二团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等职,率部活动于长城内外,滦河上下,组织群众,打击日寇,威震关内外。十二团战斗力日增,迅速成为冀热辽军区的主力部队。
刘光涛将军升任冀热辽十二团政治处主任后,配一“坐骑”,灰色毛驴也。将军言,抗日战争中,骑了三年毛驴。冀东毛驴多,目标小,不挑食,能负重,会爬山,正对土八路脾气。闻此余似见将军一驴、一枪、几卷书,优哉游哉,颠儿颠儿,指挥作战,游击日军。虽有滑稽之感,确为真实情景。
刘光涛将军于冀东抗日四五年,双手抱枪,和衣而卧,说走就走,说打就打。将军言,那时,未知脱衣睡觉为何滋味也。
刘光涛将军言,1939年1月,平西挺进军随萧克司令员进驻河北宛平县斋堂地区,全为大山沟。部队进驻后向群众宣传抗日,当地老乡不知有中华民国,只知有大清,有年长者竟误将抗日为抗清。
刘光涛将军言,冀东部队是真正的子弟兵。连队编制没有炊事员,走哪住哪,住哪吃哪,吃哪睡哪。睡老百姓的炕,盖老百姓的被,吃老百姓的饭。天黑住,天亮走,都是当地人,都是自家人。与老百姓关系好啊!连队集合后解散,最常说的一句话:“各班回家。”老百姓腌的菜,均置于大酱缸里,随便用,又脆又鲜,好吃!
刘光涛将军言,1943年前,冀东部队有时与日军同住一村。村前住日军,村后住八路,竟相安无事。村办事员安排供饭,这锅饼烙给八路吃,下一锅饼烙给鬼子吃。有的战士还和日军在一个井里打水。因冀东部队大多为当地人,穿上军装是兵,换上便衣是民,鬼子根本分不清。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走。
刘光涛将军作战,善谋划,精部署。1940年11月,时任十二团二营教导员的刘光涛将军率部于旧寨设伏。战前,将军率连以上干部至现场,一丘一壑,一门一墙,一草一木,仔细检查,或曰:“这里可藏一人”;或曰:“这里可放一个班”。是役仅三十分钟,将军率一营以零伤亡歼灭敌伪二百五十余人,余者降。1943年某日,刘光涛将军率部插入敌占区龙县后官地屯设伏。日军“飞虎队”一中队中套。是役,激战一小时,歼灭日军一百余人。将军言,日军比伪军难打得多。打到最后,日军只剩一个班,趴在村头一粪沟旁,就是不投降。将军无奈,只得下令将其全部歼灭。将军曰:“亲眼见鬼子帽檐呼哧呼哧动,慢慢的就不动了。一百多鬼子全部被打死,只活捉了一个小鬼子,约十六七岁,送到团里去了。”1942年8月,刘光涛将军奉李运昌、曾克林指示,率两个连到唐山新华纺织厂“偷布”,以解决冀东部队入冬穿衣保暖问题。其时,唐山为冀东日伪军统治中心,北宁路之枢纽,日军碉堡林立,防守极严。将军受命后,先遣一侦察小组化装进城,继根据敌情、地形、路线,制订详尽行动方案:何时出发,何时进厂,何时运布;如何撤退,如何警戒,如何打援等等,计划周密,预想周全。是夜,将军率部并五百余民工,至唐山新华纺织厂“偷运”四千余匹布,凯旋而归。时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的李运昌闻之,喜出望外,连声夸奖:“虎口拔牙,好样的,真是好样的!”
刘光涛将军言,1945年9月某日,将军正组织开团领导会议,警卫排战士高金诚闯进来,喊道:“日本鬼子投降了!”大家一愣,纷纷骂道:什么鬼子投降了?发神经!小高言:区长在街上亲口说的,小鬼子投降了,每人慰劳一斤猪肉。这才知道鬼子是真的投降了。
1945年秋,时任十二团政委的刘光涛将军率十二团,随冀热辽军区十六分区司令员曾克林、副政委唐凯出关。将军言,是时共两个团,两个支队。两个团为十二团、十八团,两个支队为朝鲜支队和分区直属队,约四千七百余人。8月30日出发,9月5日进沈阳,虽无艰苦激烈之战斗,则意义深远。将军与余谈及出关经历,甚为自豪,极其详尽,现笔录如下,以伺读者:
8月29日,由抚宁台头营出发,经榆关镇,打下柳江,过石门寨、出九门口越过长城,迂回山海关,沿途消灭石门寨、九门口等地伪军。将军言,半夜守城豁子,月亮很大,偶有鸟儿惊飞。
8月30日9点左右到达前所车站,离山海关约三十里。迎面遇苏联红军,五十余人,分乘五辆汽车,后拖四门炮。估计是苏军的一个炮兵连。立即组织全团列队公路两旁,集中号兵吹《欢迎曲》。将军言,开始苏军士兵抓着转盘枪,格外警惕,继而“叽里哇啦”呼口号,一句也听不懂。
同日黄昏,苏军要求配合打山海关。发电报请示冀热辽军区,同意。两国军队分三路发起进攻,十八团一路,十二团一路,苏军一路。日军溃逃,伪军纷纷举手投降,曰:“我们早就想缴枪了。”将军言,苏军装备好,有山炮、野炮,全是汽车拉的,炮一响,对部队鼓舞很大,日军大多往秦皇岛跑了。是役,击毙日军一部,伪军千余缴械投降。
9月3日,在山海关休整。
9月3日下午,冀东八路军第一次坐火车北上。当地铁路工人觉悟高,连夜调配车辆,有拉煤车,有闷罐车,也有客车,共四十节车厢,客货列车混编,像牛车,跑不动,一天一夜到锦州。
9月4日,到沈阳,铁路两边,因苏军对我不了解,如临大敌,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转盘枪对着,不准一人下车,连大小便也不准下。“洋八路”不了解“土八路”。或以“八路”臂章示之,或以延安党校校徽示之,或以马列书籍示之,“洋八路”均不予理睬。后经曾克林至苏军卫戍司令部交涉,方容许下车,到沈阳城外六十里去住,并由苏军坦克监视开进沈阳。
同日,进沈阳,四路纵队前进,个个精神抖擞。苏军四辆坦克分列两旁,名为护卫,实为监控。沈阳市民夹道欢迎,高呼口号。
刘光涛将军言,冀东部队到沈阳后,因国民党与苏联有协议,苏军要我们让出沈阳。为协调此事,9月15日,曾克林陪同苏军代表乘飞机到延安。当日下午,刘少奇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曾关于东北情况的汇报。中共中央由此确立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全国战略方针;并由此决定成立以彭真为书记,陈云、程子华、林枫、伍修权为委员的中共中央东北局;亦由此决定抽调更多的部队和干部去东北。
查1946年9月16日我《东北现况通报》,有如此记载:“曾克林部队现已发展二万余人全为新式装备,从山海关到沈阳各城均有曾部。曾率四个连到沈阳一星期,即发展成四千人,并收编保安队万余人。”刘光涛将军证实,到沈阳后扩兵确实极容易,每一号召便有数百上千人响应,并有大批伪组织武装等待改编。将军所在团原为小团,仅二十天便扩大为大团。
刘光涛将军言,初至沈阳某日,
团部书记周映从楼上下楼如厕,见院子里人围如堵,报名参军者甚众,心想:我也去挑几个兵看看。便于人群中转了约半小时,即带回一个排的新兵。其时,干部极缺,战士提班长,班长提排长,排长提连长、指导员,连长、指导员提起来当营长、教导员。当时几乎所有老兵都提拔了。
将军又言,9月中旬,由本溪、抚顺煤矿八路军、新四军被日军俘虏人员,组建两个团,与刘光涛将军之十二团混编,升级为二十一旅,刘光涛将军任旅政委,旅长杨树元,辖第十二、第六十、第六十二团。仅一月左右,将军即由团政委晋升为旅政委。据云,冀热辽军区出关时三个分区一万三千余人,两个月左右发展到十万人。刘光涛将军感慨曰:“发展得太快了!”
解放海南岛后,刘光涛将军曾被毒蚊叮咬,险些丧命。是时,将军居海口,连续高烧四五日,全身虚脱,几近昏迷。四十军军长韩先楚指示军医疗所:“花多少钱都行,一定要把光涛治好。”幸请一地方私人医生诊治。该医生一到即问将军:“尿是黑还是黄?”将军答:“黄”。私人医生曰:“还好。如果尿是黑的,就没法治了。”即开十粒走私西药,服一星期便康复。将军言,部队刚到海南岛,当时没有蚊帐,也不知道蚊子的厉害,非战斗减员很多。
建国后,刘光涛将军先后任师政委、军政委、沈阳军区副政委兼黑龙江省军区政委。“文革”中,经周恩来点将,将军到地方工作,初任黑龙江省革委会核心组副组长,继任黑龙江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等职。其时,派性严重,生产瘫痪,老干部或被打倒,或靠边,或下放。将军就任后,以毛主席语录“我们的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为依据,统一思想,制定政策,解放老干部。1973年5月,任省委书记职务的老干部都得到解放和使用。将军由此而获罪造反派,屡遭围攻。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