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时事时政 > 新闻报道 > 内容正文

731细菌部队拿活人做实验,至少制造3000名冤魂
来源:今日头条-历史松鼠会   2015-04-14 10:48:50

  “1941年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一),有十几名日本军人从县城来到鞠家窑。2月上旬,几个日本兵同几个日本僧人来到东山包,在山包前摆上供品,身着白衣、头戴黑帽的日本僧人跪在供品前嘟嘟嚷囔地念了一阵经,然后挖了一点土,即象征破土动工。”

731部队遗址大门。网络图

  以上这段文字记载于《安达县志》和一些相关资料。

  日军看似平常的表现,却隐藏着一个罪恶阴谋:建立特别实验场。

  实际上,这里只是731细菌部队的一个分支,当年驻地是在哈尔滨市平房区。

  日本关东军第731细菌部队,归属日本陆军省、日军参谋本部和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双重领导。拥有从事细菌战研究工作人员2600余人,其中将级军官5名,佐级军官30余名,尉级军官300余名。

  石井四郎中将为部队指挥官(从1936年到1942年7月),之后由北野政次少将接任,不久又由石井四郎重新担任。它的直属各个部以及各个支队都配备佐级军官负责,对一些重要部门都配备了少将级军官负责。

731部队细菌战小动物地下实验室。网络图

  731细菌部队机构:分为8个部和4个支队

  第一部:在活体试验者身上研究淋巴腺鼠疫,霍乱,炭疽病,伤寒,肺结核。一个容纳300人左右人的监狱为这个目的建造起来。部长菊地齐军医少将。

  第二部:研究生物武器的在战场上的使用,特别是在传播细菌和寄生虫的设备的研究方面。部长太田澄大佐。下设一个分部,下属一个航空班和在鞠家窑的安达特别实验场

  第三部:生产容纳生物战剂的炮弹,驻扎在哈尔滨。部长江口中佐,下设两个工厂,主要是陶瓷弹壳制造厂,用于生产“石井式”陶瓷细菌弹。还有一个运输班。

731部队骨干分子。网络图

  第四部:生产各种生物战剂,部长川岛清少将。下设4课进行各证细菌的生产。

  第五部:训练教育部,部长园田太郎大佐,后由西俊英军医中佐接任。负责培训从事细菌武器,细菌战的人才。

  第六部:装备部,部长大谷少将。负责器材,设备的供应。

  第七部:诊疗部,部长永山大佐。负责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日本人的医疗。

  第八部:总务部,部长中留金藏中佐,后由太田澄军医大佐兼任。负责整个部队的财务管理、生产计划、人事分配,。

  还有4个支队,分别是:林口支队、牡丹江或海林支、孙吴支、海拉尔支、大连细菌研究所。

  活人实验方法

  活体解剖:受试验者为中国公民,也被称为“圆木”(丸太)。特点是,解剖过程中不能将解剖对象麻醉,让他们保持清醒状态。因为日本军医认为麻醉后的研究数据是不真实的。此项工作也是731部队所有医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安达特别实验场及罪行。网络图

  手榴弹试验:将手榴弹放在与人不同的距离和位置进行试验。

  冻伤试验:用来测试人在不同温度下抗寒程度。

  火焰喷射器实验:将试验者关在废弃装甲车内,用火焰喷射器烤之,以测验火焰喷射器威力。

  鼠疫实验:将鼠疫杆菌注入试验者体内,观察其反应。

七三一部队用于细菌实验的器皿。网络图

  开发落叶剂和细菌弹: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是石井炸弹,美军后来在越南使用的菠萝弹也是该弹的改进型。

  无麻醉拔牙:目的是测试伤员在未麻醉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忍受拔牙手术,实验结果是无人能够忍受。

  人与马血互换:将身体强壮的“马路大”血液抽去大部,立即输入马匹血液,并观察马路大的表现,结果身体出现异性排斥,“马路大”全部死亡。

  病菌对胎儿的影响:让女马路大怀孕后感染病菌,待胎儿成形后进行活体解剖,观察胎儿的状态。

  人畜杂交:强迫女“马路大”与马匹或狼青交配,研究所谓劣等民族的优化办法。

日本战犯长岛勤在法庭上。网络图

  人体四肢互换:将两个马路大分别截肢后通过手术互换四肢,结果试验失败。

  其他人体试验:如在女性身上试验梅毒,以及日本军医们所认为能做的实验都做过了。

  据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在《恶魔的饱食》指出:“特别输送”进入到731部队的“马路大”需要进行编号,而从1939年以后,进行了两轮编号,每一轮编号极限为1500,于是在抗战结束时,共计有3000人死于此。但这个数据还存在争议。

  免责声明,上传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