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事实上的战时首都,汇集了全国文人。继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光明大戏院成立、武汉文化界行动委员会在汉口市党部成立、中华全国电影界抗敌协会在普海春酒楼成立之后,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1938年3月27日在汉口总商会礼堂正式成立。
当时,全国各大报纸都争相报道了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的新闻,如《申报》3月28日报道说:“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昨晨正式成立,通过《告世界文艺界书》,日反战作家参加。”《新华日报》报道当时盛况:“9点钟刚敲过,有穿军服的、长袍的,各色各样的文艺工作者,三五成群地涌进会场。把庞大的礼堂,挤得满满地,共计500余人。……”据说,文协理事会的会址设在汉口永康里20号。门口挂着于右任书写的牌子。文协会员的会徽、会员证由丰子恺先生设计。
全国性抗战爆发以后,全国各界人士都积极投身到伟大的抗日斗争中。在文艺界中,由老舍、冯乃超等14名爱国人士,先成立了文艺界抗敌协会临时筹备会。老舍曾激动地说道:“文人,在平日似乎有点吊儿郎当,赶到遇到要事正事,他们会干得很起劲,很紧张。文艺协会的筹备期间并没有一个钱,可是大家肯掏腰包,肯跑路,肯车马自备……”
在众人的努力下,协会终于在1938年3月27日成立。成立大会以邵力子为主席,周恩来、郭沫若、冯玉祥、张道藩等到会致词。大会选出了老舍、冯乃超、夏衍、茅盾等45人为理事,又选出孙科、陈立夫、周恩来为名誉理事。其中,理事会推选老舍为总务部主任,来主持日常工作。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中讲到了该协会的成立目的:“我们应该把分散的各个战友的力量团结起来,像前线将士用他们的枪一样,用我们的笔来发动民众,捍卫祖国,粉碎敌寇,争取胜利”。
文协成立后,组织作家战地访问团,多次访问慰劳各地战场,推动了文艺工作者的下乡和入伍。文协还在广州、成都、昆明、桂林、香港、襄樊、延安、晋东南、贵阳、曲江、上海等地成立了分会,组织遍于全国各地。作家、艺术家空前广泛地团结对敌,使抗战初期的文艺活动呈现出生气蓬勃的新气象。
文协还创办了自己的会刊,取名叫《抗战文艺》,自1938年5月4日创刊,一直到1946年5月终刊,一共出版了71期。《抗战文艺》在开展抗日文艺活动、繁荣创作、培养青年作家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文协自成立以后,还积极地与世界各国革命文学界取得联系,努力将中国人民誓死不屈的决心和勇气传递给全世界,使中国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武汉沦陷前的1938年,在汉口总商会召开的各种活动有:1月23日,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举行成立大会,到会团体数十,人数上千。宋庆龄、陈铭枢、毛泽东、陈绍禹、马相伯、蔡元培、沈钧儒、宋子文、陈诚等参加。2月11日,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及国民外交协会举行“武汉各界响应国际反日运动大会”。2月20日,蒋介石、何应钦等前来祭祀空军英雄李桂丹、吕基淳。2月25日,武汉各界追悼钱亦石。3月20日,举行追悼东北抗敌阵亡将士大会;4月15日,中国战时儿童救济会成立;6月5日,举行空军四烈士陈怀民、孙金鉴、张效贤、杨慎贤追悼大会。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