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
原籍江苏省徐州市,生于1922年;幼年随父母移居南京,就读于南京三叉河孤儿院;1936年(小学5年级)经人介绍去上海某炒货店学徒。18岁的他,1940年在沦陷后的上海外国租界内经国民政府地下招兵人员招募参加了国军,共有七八人趁夜经由浦东等地辗转乘船至浙江再转江西,正式成为中国陆军第25军40师120团2营2连的士兵。
老人回忆,黄百韬曾任该军军长,陈士章曾任师长。抗战期间先后转战浙江省龙游、衢州、江西省赣州,吉安及泰和等地。王老的听力欠佳,但身体硬朗,视力与思维均佳,我们在其子女的配合下用书写提问的方式,除了解了上述情况外,还了解了他在抗战期间浴血奋战于沙场的珍贵片段。老人非常熟悉抗战期间的各种步兵枪械,在战场上当过敢死队,曾经用集束手榴弹炸毁过一辆日军坦克,在和日军搏击厮杀时中过日军的刺刀和子弹(脖子后部和胳膊上目前还留有刀疤与弹痕);作战中数次负伤入院抢救。后来,已成为中尉排长的老人再次负伤后住入常州陆军第63后方医院,退役后回到南京定居。
老兵王秋(入伍用名王自立),原籍江苏省徐州市,生于1922年。七岁岁父来南京谋生,不久父因病去世。在好心人帮助下王自立就读于南京三叉河孤儿院,14岁时,经孤儿院介绍去上海某炒货店学徒,炒货店位于上海老北门63号靠近英租界,老板是南京人,学徒有三四年时间(无工资),到1940年,因炒货店经常受到日军欺压,以及小偷猖狂盗窃,难以经营下去。
失业后,王自立经常跑到上海外滩寻找工作机会。有一天在外滩玩,遇到几名穿便衣的男子,以介绍工作为由,许诺给十块大洋一套蓝布衣服。其实那几名男子是国民政府地下招兵人员招募青年人参军(又称兵贩子)。当夜,共有七八人乘小船经由浦东辗转至浙江再转江西,军训半年后正式成为一名国军士兵(老人记不清是什么部队番号),只要当兵有饭吃就可以了。
抗战期间先后转战浙江省龙游、衢州、江西省赣州、吉安及泰和等地;在第三战区教导总队培训的他,因文化考试成绩不及格而未能考入陆军军官学校(对此老人至今仍颇感遗憾)。老人记得服役于国军第25军40师120团1营2连,军长黄百韬。
王老的听力欠佳,但身体硬朗,视力尚可,我们在其子女的配合下用书写提问的方式,除了解了上述情况外,还了解了他在抗战期间浴血奋战于沙场的珍贵片段。
老人回忆:部队在赣州与日军作战时,老人在战场上当过敢死队队员。当时长官说,谁不怕死就站出来!王自立主动要求参加敢死队,“我是个孤儿,为国死了也没有什么牵挂”,老人这样平静地解释道。王自立把六颗手榴弹分成三颗一组捆扎起来,分别挂在肩部左右两侧。当日军一辆坦克驶过来停在壕沟前时,王自立躲在壕沟里乘机把手榴弹塞进坦克履带下,一声巨响后,日军坦克趴了窝,王自立借着壕沟侥幸逃走。不一会坦克里下来两个日兵带着工具修理履带,约莫十几分钟坦克又能开动了。
老人记得,部队在吉安与日军战斗中,王自立奉命带着一个班士兵驻守一个土山包,连长命令丢失阵地者就地枪毙。经过苦战,几名日军还是冲上了阵地,惨烈的厮杀中,王自立被日军刺刀刺中了后颈部,重伤倒地,就在日兵冲过来要补一刀时,班里有个机枪手是个山西大个子,抡起机枪打到了日兵,救了王自立一命。
老人还记得,在南昌三江口与日军作战时,日军阵地放过来一枪把王自立军帽打穿了个洞,老人又次死里逃生。夜晚下起了小雨,老人说,国军军毯不好,披在身上会漏雨,而缴获的日军军毯不漏雨,雨水沿毯子边滑落。
老人谈起为什么改名王秋,不由唏嘘道:连队里有个排长叫王秋牺牲后,长官叫王自立改名王秋,升为排长。我们在养老院看到王老脖子后部和胳膊上还明显留有刀疤与弹伤痕迹。王自立作战勇猛三次负伤入院救治。后来,已成为中尉排长的老人再次负伤入住常州陆军第63后方医院,病愈后与部队失去联系,老人回到南京定居,结婚成家生子。
1950年代初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辞去铁路等企业工作,改从事小商贩职业以养活家人。老人每月收入仅为500元的“下放补贴”和90岁老龄补贴100元,也不享受任何的社会医保待遇,住养老院的巨大费用差额均依赖子女给予补贴。
整个采访过程中,王老英雄对自己当年的抗战经历和军人身份均深感自豪,受尽磨难的他自始至终也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怨言。
二O一四年十二月八日 采访人:王超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