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国政
出生年月:1923年
属相:鼠
籍贯:安徽合肥市肥东县店埠镇
现居地:安徽滁州市全椒县
入伍时间:1942年
所属部队:安徽保安团第八团
文化程度:三年私塾
从军大致经历:1942年插完秧的时节(长江中下游一般是阳历五月初),保长带保丁到家里把他绑走,和其他被抓的壮丁均像犯人一样反绑,串成一串送到乡公所,关了三四天,每天吃三顿糙米饭,能吃饱。后被送到皖东师管区,被编入保安第八团,但不记得团长叫什么名字了。
入伍后给营长王凯(音)当卫兵,配十发弹夹的二把盒子(毛瑟M1896或相应的仿品),两枚日制手榴弹(经过辨识图片,确认是九二式手雷),替长官背千里镜(德式望远镜),没有配长枪。每月发军饷,二三十块纸票子,但买不了什么东西。
老人说每天定量25两粮食,其中1两黄豆烀出来,当菜吃。但上面发的粮食,长官却一点都不给他们,而是叫他们另外找老百姓征收,能收多少吃多少,老百姓粮食送来的粮食有限,他们经常吃不饱。
他们连有一百多人,驻防在赵主庙(均为旧时地名,经询问附近老人得知经过一系列的行政区域调整划分后,被并入现在的全椒县六镇镇),附近不远处的六镇镇和小集村均驻有兄弟连队。当时全椒的粮食收购价格较高,老百姓都喜欢把粮食送到全椒出售。在运送的途中,经常被驻扎在沿线的其他地方民团武装拦截收过路费,卖粮百姓不堪其扰。因损失过大,特地花钱雇他们一路同行,押运至城郊的斩龙岗。如此一来,他们也因此能挣几个买菜钱,两方皆大欢喜。
43年8月间的一天,他们连的夏班长押运粮食去全椒,为了路上方便,将自己的打扮成百姓模样,将自己的军装装在包袱里,塞在粮车上。结果押运到斩龙岗时遭遇了下乡的鬼子,夏班长被抓后,被伪军搜出藏匿的军装而被识破身份。然后伪军令夏班长带路偷袭赵主庙。日伪军集结了上千人,准备扫荡赵主庙及附近的保安团驻扎点。期间有附近有百姓发现有不明身份的大队人马往赵主庙方向来,便前往赵祖庙报信,可驻军却毫不在意,说是新四军来,那就不用走(之前保八团和新四军有过摩擦),说国军不怕新四军。
日伪军是夜间行军,潜至赵主庙附近,还携带的平射的火炮。鬼子围住了赵主庙,天亮后开始进攻村口寨门,结果被架在村口的机枪打死好些人,鬼子遂后退,开始用炮轰,第一炮就轰塌了一处角楼。赵主庙四面有寨墙,四角上有角楼,环寨一圈有壕沟,壕沟外沿还有木制的拒马。枪炮声一响,附近的驻军纷纷赶来支援,鬼子便停止炮击寨子,转而和前来支援的武装交战。
打了一整天后,前来支援的武装被打死后一百多人后不支退走。鬼子又继续包围寨子。此时开始让夏班长打着太阳旗进入寨子劝降,守军想用缓兵之计,就让夏班长回去回复鬼子说,现在天还亮着,如果现在投降,会被附近的人看到,传出去会被骂,可能会连累家人,不如等天黑了再投降。鬼子不许,让夏班长再去劝降,要求守军立即投降。夏班长走到寨门口,里面却不开门。夏班长说让他进去,他不走了,要死死一起(此时他应该是非常的内疚)。
鬼子看劝降无望,便用电台召唤飞机来轰炸扫射。守军急中生智,用夏班长带来的太阳旗学寨外鬼子阵地那样来回摇晃,鬼子飞行员无法辨识轰炸目标只能放弃。最后等到天黑时,白天退走的援军又悄悄赶来,并和他们取得了联系,由援军干扰吸引鬼子的注意力,让守军残部趁乱突围。
最后一百多人的守军只逃出了来12个人,另有1人躲在寨墙的夹墙中,此人目睹了第二天鬼子进入寨内用刺刀挑死了所有伤员并焚烧尸体的全过程。
战后他们没有惩罚同样逃出生天的夏班长,认为他也是身不由己。赵主庙一战后,劫后余生的李老回家了,一直务农到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李老再次被抓丁,被送至南京国防部预算总局当公务员(勤杂,如送信),干了三年,老人对这三年工作经历印象深刻,经常能见到许多部、厅、局、处的长官,甚至是诸如蒋、宋、白、陈等民国的头面人物。有服五等公役的证明书复印件。期间吃的好,每月8块钱的关金券足额发放,从不克扣。49年年初因不愿意去台湾,找机会请假回家。后在家务农。老人每月有105块的高龄补贴,但儿子们都孝顺,大儿子家境不错,老人单住在大儿子出资购买的一间沿街门面房里,由小儿子照顾生活。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