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李仲华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21年4月13日
民族:汉
地址:芜湖市南陵县三里镇漳溪村老屋村39号
籍贯: 皖南凌县
身体状况:耳朵和眼睛都不太好,有点气管炎。
经济状况:经济困难,仅有老年人补贴100元/月左右
子女情况: 三子三女
生活状况: 李老老伴已经去世,与大儿子生活在一起
部队番号:国民革命军第144师860团
部队职位:勤务兵
入伍时间:1939年
入伍地点:繁昌
从军经历: 李仲华,身体很结实,每餐能吃一大碗饭,就是耳朵听不太清,眼睛也看不清,但要是谈起他参军抗战那段历史,那是绘声绘色,铿锵有力。
1939年,李仲华经同乡介绍,到当时驻地在繁昌县马家坝的国民革命军第144师860团参军入伍,因为里老早年读过私塾,认识字,被推荐担任860团政治处主任刘国宪(黄埔军校六期学员,中校军衔)的勤务兵,年青时机智勇敢,很得刘国宪的赏识。当时青阳地区正受到日军的侵战,青阳县大部地区已沦陷,李仲华随部队奉命奔赴青阳县木镇,参加反攻陈家山战斗,此次战斗由师长范子英亲自指挥,日寇出动多架飞机进行狂轰滥炸,并以机枪低空扫射,同时从南京调来大批增援部队加强防御,战斗打了几天几夜,最终因伤亡很大,部队奉令停止反攻。此后经刘国宪推荐参加了政治训练学习并从事政治工作。当年芜湖、铜陵、繁昌也相继沦落在日寇的铁蹄之下,南陵县遭到日寇飞机的多次轰炸,县城岌岌可危,为阻敌南犯,又随部队到戴家汇参加阻击战。日寇出动飞机对他们阻击阵地进行多次凶猛轰炸,当时日寇的飞机就在他们的头顶盘旋,部队被打散,当时交通信息落后,太爷爷追赶部队实在困难,只得长叹一声回了家。
1940年李仲华报名参加了皖南第六期招考青年干部训练班,在训练几个月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52师154团2营5连从事政治工作,连长为贺宏林。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为防止日寇使用化学武器,同年12月部队成立了防毒排长,李仲华担任排长,授上尉军衔。1942年52师驻守在宣城、郎奚、广德一带,李仲华随部队驻守广德。当时,日军调动大量部队要消灭52师,部队在宣、郎、广边境地区被日军包围,随之展开激烈反攻,此次战斗打了几天几夜,部队损失很大,不得不向第三战区长官发出救援,第三战区长官调派10师对日军进行反包围,双方经过残酷的战斗,最终日军被击溃,这次战斗部队陈亡一千多人。战后防毒排撤销,调任排炮连任指导员。李仲华说一次他带领一个班的战士出去接收战斗失散的士兵,在路边一家由一个伤残四川老兵开的小饭馆里看到一伙贩卖海砂(食盐)的人,立即上前将他们擒住,其中一个人蛮狠道: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县长的儿子,赶快放了我。李仲华说,我们是部队,部队有部队的纪律,不能放。说完就将这伙人带回了部队,经查得知他们这次贩了2担多海砂,这在当时可是很大的数目。
1944年,蒋介石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为号召,征召青年入伍参军,准备进行战略大反攻,李仲华当时作为青年现役军官,积极响应,参加了国民革命青年军第三战区第三分校(黄埔军校上饶分校)的考试,被录取后分到学兵中队,中队长朱春繁,训练几个月后,分拔到青年远征军208师当兵。1945年日本投降后,因是第三分校学兵中队学员,作为黄埔军校预备学员,留在江西黎川学习。抗日战争胜利了,政府要进行联合裁军,李仲华没毕业就被调到军官中队纠察组。1946年,李仲华不满内战,以家儿女还小需要照顾为由,向部队提交了转业报告 ,报经中队,由甄志武中队长签署了转业证,批准转业。从此,太爷爷告别了抗战生涯,做了普通老百姓。
转业后,李仲华一直在家务农。在梁书记的关心下,李仲华才能在平静中一直走到了今天。虽然梁书记早已离去了,但他的一言一行却深深的烙在了李仲华的脑海里。在他的记忆中,还有时常提起和他一同战斗、共赴生死的3个战友:夏云、李俊如、徐东云。也不知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是不是也和他一样平静祥和!
走访人: 胡才虎,张先柏,李琳
记录人:胡才虎
走访时间:2016.5.2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