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锦美
出生年月:1916年10月26日
籍贯:漳州南靖县汤坑村
部队:国民革命军新编20师第二团一营二连
老兵自述:
我叫王锦美,我现住在漳州南靖县山城镇育林路。我生于1916年10月26日,今年已经100岁。
记得抗战第三年的6月(1939年农历6月),二十多岁的我在南靖汤坑村炭坑社的田里割稻,被国民政府的保安团抓去当壮丁,社里只有我一人被抓,当天被抓到山城六安村旧楼,陆续有被抓的一百多个壮丁关在一起,七天后被押往漳州的“马肚底”,我和下戴的戴光还有和溪的郑章关在一起,与全市400多名壮丁住一晚上就开拔,经龙岩到江西。到达后就编入国军新编第20师第二团一营二连(连长姓柳),上级发给军装和枪支,进行新兵训练。
我被安排当机枪手,专门训练轻机枪的射击,新兵训练原计划4个月,但日军这时从广东向福建诏安突然进犯。我们的训练还不到三个月就结束了。大家抱着必死的决心走上战场。
第一场战斗于1939年12月6日打响,在广东和福建交界的分水关,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下,许多战友来不及杀敌就牺牲了,我端着轻机枪,边卧边爬向日本人开枪,一天打了300多发子弹,打倒日军十多人,我当时浑身是血,后来才发现腿部也负伤了,子弹也打光了,日军此时占领了阵地,踏着战友们的遗体,寻找存活的中国军人伤员加以杀害,我慌忙拖来战友的尸体,掩盖在身上,口渴就喝尸体边上流出的血水,也许是喝过了这种血水,我从此一生再未生病过,直到今年100岁了,身体还很好。
这次战斗,团长张一鸣负伤,连长柳德章和战友戴光牺牲,我被自发组织出来救护的民众用担架抬往战地临时医院,伤好后就在医院帮女兵护士抬伤员上手术台,还有挑水劈柴等较重的体力活,后来我随战地临时医院开赴江西。
一年多后,我因思念被抓壮丁时就患气喘病的母亲,即向医院院长请了一个月的长假,走了十多天才到家,服侍母亲几天后就返回部队,想为柳连长他们报仇,但部队已经开拔战场,临时医院不知跑到哪个抗日前线去了,只好返乡。我在炭坑社又住了一年多,因胞弟王天锦接济过地下游击队,被村人告密,惨遭国民当局杀害,我受到牵连,连夜携父母逃往山城镇谋生,一直到现在。
解放后,我因为当过国民党兵,生怕被枪毙,就把抗战时发的军衣军帽等全部烧毁,到今天没留下什么抗战的纪念物,只有腿上这道浅浅的伤痕,这是那场抗战留给我的记忆。
家庭与身体情况:
王老丧偶,无收入,膝下一子。亦无收入,靠给工地当临时工搬运水泥赚运费,收入不固定。
收入补充资料:
2016年1月2日,福建团队志愿者一行前往王锦美爷爷府邸探访,了解到爷爷的每月个人收入为老人补贴90元、农村失地补贴140元。
资助情况:王锦美爷爷2016年2月开始获得公益基金助养金资助。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