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何金成(原名:何明)
出生年月: 1923年
籍 贯:四川安岳石桥乡
文化程度:
参军时间:老人记不起了(推断,大约是1940年左右,成都成立空军第三路司令部后)
从军经过地点:安岳-成都
原属部队:国民革命军空军第三路司令部服役,战斗机-枪炮手。
长官姓名:
参加战斗:
使用武器:
负伤情况:
离 退 休:务农
经济情况:
家庭情况:老伴在世,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现住址:安岳 县洪坝村
个人简历:
何金成,90岁,原名(何明),安岳石桥乡人,记不清何时入伍,抗战时期在国民革命军空军第三路司令部服役,战斗机枪炮手,抗战胜利后回乡,从此隐姓埋名。
当兵经历:
十多岁去成都打工,正值中国抗战最艰苦的时候,成都作为大后方,到处修建机场,本来是去机场做民工,稀里糊涂就当了兵,部队驻扎在黄田坝机场,刚开始主要负责战斗机在地面枪炮的维护,擦拭,子弹的装填等工作。后来战斗人员伤亡过大,于是就从地勤兵转成了飞行员,做了战斗机枪炮射击手。(编者认为:应该不是飞行员,是飞机上的机枪手)
难忘的事:
在空军部队有很多的讲究,战士之间都不会问家里情况,更不许提“死”这个字眼,因为觉得说了家里情况就是交代后事。部队伙食不错,长官要求每顿饭都吃得饱饱的,大家都知道原因是吃一顿算一顿,不晓得有没有命吃下一顿。当时中国军队是用的苏联提供的“乌棒飞机”(那时苏联援华的主力战机伊-15或伊-16,此两种飞机都是短而粗圆,是有点像乌鱼。)性能上低于日本的零式战斗力,加上飞行员作战经验不足,每天都有飞机被打下来,牺牲的飞行员就埋在凤凰山机场。
战斗经历:
据老人讲诉,空军部队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只要驾驶员起飞,他就跟着坐上飞机,不会问去哪里,反正在天上看到日本飞机就打,他的飞机上有四挺机枪,是靠电子发射,飞机座舱很小,飞到天上去后人就固定在座椅上只能转脖子了。他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当时日本经常轰炸四川大后方,他们隔不了几天就得升空作战,很多飞机都被打下来牺牲了,他屡次脱险,还重伤过好几架日军飞机。
退役生活:
日本投降后,由于何金成是家里独子,申请了退役回乡。因为家里贫穷,直到1956年才经人介绍才娶到老婆,现有一女两儿。几年前由于破草屋倒塌 ,暂住女儿家,两个儿子外出打工,很少回来。老伴蒋若秀说两个儿子成家在外地,老大要养5个人,老二要养6个人,生活十分艰难。现在何金成已经不能走动,记忆也变得模糊不清,应该活不到多久了。希望更多人来看望下他,因为只要讲到“飞机打飞机”,这位老人才显得精神。
走访志愿者——资阳曾峥
何金成老兵当年的复员证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