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姜平齐
出生年月:1913年10月
籍 贯:四川长宁
文化程度:重庆大学
参军时间:1940年
从军经过地点:
原属部队:第六战区后勤接运处中校参谋
离退休单位:退休
经济情况:2000余元养老金
家庭情况:老伴去世,三个儿子。
个人经历:
姜平齐1913年农历10月出生于四川长宁安南桂坪村。193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化学系,时因我国工业不发达,所学非所用,便回到家乡,先后在遂宁、李端等地中学教书,同时,自修国学。
1940年自愿从军,分发到六战区(战区司令长官先后为卫立煌等,在大集会或检阅时见到过卫立煌,说卫的个子不高)后勤接运处任中校参谋,实是秘书,驻湖北兴山县香兰。后调泸州船管所任中校(正团级)干部,管理征用长江上下轮船作抗日军运。比如美机B29从印缅空运桶装汽油等物资来泸州蓝田坝机场,卸下后由轮船运至重庆或其他地方。抗战胜利后,接收湖南长沙日本华南军区军用物资并遣送日军俘虏到上海再回国。
1946年8月,遣送日军战俘工作完毕,他不想参加打内战,便请长假回乡。重庆解放时,同学黄友凡(地下共产党员,解放后任重庆市宣传部长)劝他参加解放军到川东司令部,抗美援朝加入十一军开到北京,没赴朝,负责海防。有人揭发查出他参加国军的历史及地主家庭出生后,被清理出来,送北京军区劳改农场(天津塘沽清河农场)劳教,直至1966年脱法,临行前结算给了他一千元工资,派人将其送回老家长宁。
回忆抗战时期的情景,他还清晰地记得,上海堵击战,国军虽然条件很差,但是很英勇顽强,日军撤换了三个海军司令都未能登陆,后迫使日舰改去杭州湾。
日军在城陵矶立了一块大碑,刻上“大日本屯兵之处”。日本战败了,不服气,认为如不是盟军帮忙,中国人是打不赢的,将好多军用物资沉入洞庭湖和长江以泄怨气。
被接收的日本汽车约三千辆(却因当地洞庭湖畔的老百姓私下将汽车引擎拆卸去做机帆船的动力启用,好多汽车都报废了)还有好多军需品,饼干盒上的出产日期竟然是昭和三年,可见日本军国主义早就做好了侵华准备;班长以上的军官都有小算盘,用以画军用地图。
姜老客观地评介日本军人:“日本人坚强”,遂举例:我军驻城陵矶洞庭湖口子上,欲去岳阳接洽火车到长沙,乘机动木船(机帆船)从洞庭湖去要快得多,但我们没人会驾驶机动木船,只好叫上日本人作驾驶。船行至途中,螺旋桨掉到湖里去了,两个日本人不顾天寒水冷跳入湖水里,钻到湖底将螺旋桨找到搬出水面安放回原,当然也就耽误了时间。船回到城陵矶,载回一批货,叫日军战俘来卸货,他们很勤快,一会儿就把货卸完了,我给了他们400元银元作运费,他们很高兴,伸出拇指:“大大地!”我们遣送日军俘虏从洞庭湖水运出长江至上海,临行前,日本华南军区参谋青木在长沙湘雅餐厅请我们吃饭,还吟诗答谢我们。日本人若是不搞侵略,还是有人情味的。
姜老痛惜的是,“土改”时他所钟爱的三十余部线装古书被抄走了。多年来他孜孜以求,著有《古书类编》(包括秦制、西汉制、东汉制等)一百余万言,至今闲置于柜里,无缘出版面世。在场的文人惋惜道“姜老是生不逢时”。
资料提供-宜宾丁老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