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期,上海的经济容量及活跃度在远东首屈一指,不仅是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也是亚洲重要的经济枢纽、金融中心。抗战爆发后,日军占领上海八年离乱,生灵涂炭。时隔7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给上海经济和金融业带来的巨大损失的详情不甚了了。近年,上海市档案馆陆续整理公布了一批有关档案史料,从中我们或能对抗战时期上海银行业的损失管窥一斑。
从上海档案馆馆藏档案来看,上海银行业战时损失的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房屋、生活财产损失。首先是各银行在战区分支机构的房屋、生活财产损失,如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在虹口、杨浦支行被炮火摧毁,位于闸北、虹口、杨浦、南市、浦东的房屋、仓库等建筑物,被炸、被焚,损失甚重,总数达数十处,被毁房屋由于无法继续使用、出租、租金下降等的损失,累年清算,为数不赀。
存款损失。日军占领上海时期,对于重庆政府及抗日人士等在上海各银行的存款,采取直接掠夺的方式,将有关存款转入正金银行。例如,1942年日本宪兵队就曾派人至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强行提取22户存款约17.6万余元,1944年9月又至该银行强行提取存户李一仁存款4万余元中储券。
仓储损失。银行业的仓储物资是战时损失较多的项目,各家银行在这方面均有所报告,如聚兴诚银行档案中就有“关于在越南海防港存储物资因日军占领封锁越南海防遭致损失的报告”,其一份4页的财产损失报告单,就提到损失主要为“棉纱布类及染料,数量比较多”,“合计总数国币(购买时价格)2071366(元)、美金37554859(元)”。
质押物损失。银行抵押贷款人的质押物损失在日军占领初期及太平洋战后日军征用劫夺过程中损失惨重,各银行大多有报告此类损失情况,如中国企业银行一份“民营事业财产直接损失汇报表”中提到“抵押放款$4654487”的损失,另一份“财产损失报告单”中则提及“抵押放款1户”,损失“棉花291件,价值约国币拾万元”。
抗战时期银行从业人员的伤亡损失。上海沦陷后,中中交农四行沪行坚守上海租界,继续承担中央政府调剂金融,维持抗战经济的重任,因而成为日伪特务打击的目标之一。1941年1月,汪伪中央储备银行成立,发行伪中储券,为打击日伪金融势力,军统特工与汪伪七十六号特务在上海展开了一系列袭击与恐怖行动,1941年1~4月,上海银行血案频发,中国银行百余名职员被七十六号特务机关抓捕、羁押,江苏农民银行职员被集体屠杀,中央银行上海分行办事处被爆炸袭击,数十人受伤,交通银行沪分行亦遭袭击等,造成了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