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抗战损失 > 浙江抗战损失 > 内容正文

日军侵略令浙江伤亡超过35万人
来源:钱江晚报   2017-09-23 14:13:21

  1937年11月5日,日军在杭州湾北岸登陆。12月24日,省会杭州沦陷,日军入城后,屠杀杭州市区平民4000多人,血流成河。

  据统计,因日军侵略,浙江人口伤亡超过35万人。

  其实,浙江儿女的抗战悲歌从七七事变之前就早已开始。1937年3月,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与蒋介石在杭州举行国共合作抗日谈判。此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浙江正式形成。

  中国共产党领导浙江人民开展了艰苦的敌后武装抗日斗争。1939年3月至4月,周恩来从皖南新四军军部来到浙江视察抗战。他还回到故乡绍兴,勉励家乡人民精诚团结坚持抗战,并题词呼吁:“冲过钱塘江,收复杭嘉湖!”

  八一四空战中的中国空军编队。浙江日报资料照片

  此后的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浙江敌后抗日武装共对敌作战1995次,歼灭日伪军2.07万人,摧毁日伪据点1010个,解放人口700余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945年9月4日,中国代表在浙江富阳宋殿村接受了日军投降,这个村子被命名为受降村。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0周年,富阳区政府决定在“受降村”附近设立“浙江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

  在七七事变80周年之际,让我们回望那段烽火悲歌的岁月,这是不能忘却的纪念。

  那座桥:抗战必胜,此桥必复

  钱塘江大桥,建造、炸毁、修复,至今仍在服役。这座桥,承载着杭州的抗战记忆。

  1933年,在天津北洋大学教书的茅以升,受邀赴杭州兴建钱塘江大桥。此时抗战已经爆发。1935年4月6日,大桥正式开工兴建,正值抗战,建桥难上加难。“八·一三”淞沪会战后的第二天,日军飞机初次轰炸钱塘江大桥,所幸未被炸中。

  工人们头顶飞机轰炸,夜以继日地赶工,建成了全长1453米,双层公路、铁路两用的钢梁桥。此时,茅以升便作了最坏的打算,他在南2号桥墩里,预留了放炸药的地方。

  不久,持续3个月的淞沪会战结束,上海沦陷,杭州危在旦夕。

  1937年11月16日下午,茅以升接到命令,准备炸毁大桥。他带人通宵放炸药,装引线。

  12月23日下午5点,敌人已近,一声巨响,钱塘江的大桥就此炸断。

  据统计,自建成到炸毁的89天时间里,100多万军民借此得以转移。

  炸桥极大地拖住了日军。日军占领钱塘江两岸后,艰苦修桥,直到1940年才接通大桥公路,通行火车更是等到了1944年。

  大桥炸毁后,茅以升愤而写下:“抗战必胜,此桥必复!”1946年,茅以升回到杭州重修此桥。1953年5月,钱塘江大桥铁路、公路全部恢复通车,复桥夙愿终于实现。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