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县(今临渭区)地处陕西东邻,东望华山,西通长安,南依秦岭,北接蒲城,境内渭河东流入黄,湭河北泻成川,气候适宜,土地广阔,物产丰富,交通发达,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秦东渭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上世纪初的渭南县城,居渭水之南,城关镇常住人口两万,拥有人和大街、中山大街、西关大街、西门街、东山子巷、郭家巷、邓家巷、南北塘巷、芋园巷、仓后巷、北井巷、二马路等大小街巷15条,其中主干道4条。有台梁式砖木结构的房屋和棚楼约2000间,城内建有高大的城墙和宽阔的护城河,城门有四座,东曰“望华”、西曰“襟湭”、南谓“抱丰”、北称“带渭”。县城东门附近有一座清光绪二十五年建成的公园,占地十亩,园内池亭相映,花木俱全,自成一景。
城内主干道店铺密集,有粮行、花行、药铺、山货行、旅馆、酒楼、油坊等大小商号500余家。其中粮行23家,花行32家,中药店15家,山货行50家,银行、钱庄3家,另外还有会馆、教堂、救济院、戏院、城隍庙、书院、书店及中小学堂等。1934年7月1日,陇海铁路全线通车,建有渭南火车站一座,火车站北设有渭光电灯公司,主供火车站、西关大街、人和大街的供电和照明,还有南北两个棉花机器打包厂。陇海铁路的贯通和西潼、渭韩公路的修建,使渭南县际交通十分便利。
凭借陇海铁路、西潼、渭韩公路和渭河航运,上世纪初的渭南县成为晋、陕、豫商品流通的枢纽和陕西关中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东来的三晋煤盐,西来的巴蜀烟茶,南来的江浙海鲜,渭北、南山的粮棉桃李等山货土产都在这里集散。当地的粮食、棉花、山货土产及药材、编织品等各种农副产品经渭南县城远销上海、四川、甘肃、河南、湖北、天津等地;布匹、杂货、烟叶等商品批发业辐射全县及相邻各县、乡。据《渭南县志》记载,县内粮食最鼎盛时期,日交易量达6000多石,棉花年收购500万斤,各类商品年销售收入310余万元。渭河上涨渡渡口每日停泊各种船只200余艘,主要往来于渭南和咸阳,转运的物资常常堆积如山。
1938年初,日寇铁蹄踏至山西,重兵集结于黄河天险风陵渡,不时隔河炮击潼关,轰炸陇海铁路沿线城镇,渭南县城成为轰炸目标之一。1942年前后,日军飞机轰炸次数较之以前更为频繁,达十余次之多。
抗战期间,渭南县人口数量从1934年的24.3万到1941年的21.9万,直至1945年的20.5万,总体呈下降趋势。当地人口伤亡主要为日机轰炸所致。据省人防办统计资料显示,敌机共投弹203枚,造成138人死亡,145人受伤。另有29名渭南籍烈士长眠于山东、山西、湖北等广阔的抗日战场上,他们的英名永载史册。
另外,敌机的频繁轰炸也给渭南县工商业发展造成重创。据统计,日机轰炸共毁坏城镇房屋485间,炸毁的机器与货品难以数计,抗战前有商号500余家,战后则仅余下300户,直接财产损失为146237元(1937年7月国币币值,以下数字均以此为标准)。同时也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沉重的社会负担,军事征筹、劳军、优军、抚恤及医药费用等数额巨大,间接财产损失高达200071.7元,经济损失总计为346308.7元。特列表如下:
抗日战争期间,渭南县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军筹加大,难民流离,工厂停工,商号歇业,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致使渭南县城原有的繁华兴盛一度不再。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