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中国远征军 > 内容正文

赴缅远征军装备真实状况 并非全美械
来源:搜狐军事   2016-01-26 15:08:31

  抗战中,中国国民党军队没有军靴也没有空投,只有草鞋和扁担

  中国远征军如同红军一样,是一支草鞋军团

  中国远征军是一支草鞋军团,近2000年前的三国演义里卖草鞋的刘皇叔早已家喻户晓,可有谁知道,在红军穿着草鞋爬雪山过草地的时候,其实在后面一路尾随追击的中国国民党军队也是穿草鞋的。

  第2次印缅大反攻从云南出发的中国远征军第11和第20集团军的士兵们也同样是草鞋兵,正是这些草鞋兵攻克了比硫磺岛上著名的折钵山高10倍的日军松山要塞。在荆棘满地的战场上,在凛冽的凄风冷雨中,草鞋实际上能起到的作用仅仅是聊胜于无。

  中国远征军第2次远征缅甸时的生活水准也是非常低下的。美国对于中国远征军的配发标准是只配发武器,不配发被服。远征军基本装束就是打着草鞋,穿着土布旧军装。所以电视剧里的那些头戴M-1式钢盔,围着军用围巾,穿着美式军服的远征军也只能活在电视里里。

  仅仅是在1944年10月龙陵会战时,作为中国国民党最精锐部队的第5军投入战场的时候,为了向盟军显示国家的尊严,中国的形象才给第5军特别配发了胶鞋。不仅是鞋子的问题,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军队的军装也是3年一发。

  美军联络组摘下钢盔送给即将发动冲锋的远征军

  在中国国民党军队即将去攻击已经被日军打造成为坚固的要塞腾冲时。面对上万名只有布军帽的中国士兵。美军联络组摘下了自己的钢盔给将发起第一波冲锋的中国士兵戴上,虽然只有几十顶。但却足以温暖士兵们年轻的心。

  远征军如同国内的大部分部队一样缺乏汽车和骡马等运输工具,可以依靠的只有扁担和背包。伙食供应依旧是士兵自己在一条米口袋里装上大米或者干粮。远征军第53军第2次远征缅甸翻越缅甸雨季的高黎贡雪山时,没几天就吃完了随身携带的口粮。高黎贡山的温度只有摄氏7,8度,寒风刺骨,时有阵雨雷电。部队就穿着雨衣吃野菜竹根充饥。翻越湿滑的悬崖绝壁,穿越300里山路崎岖的无人区,反攻腾冲日军。

  远征军第103师在战后总结里也提到,中国国民党军队攻击部队没有钢盔在冲击日军阵地的时候,面对炮弹,手榴弹,掷弹弹片和飞溅的石子,因而头部负伤的士兵非常多。

  攻击部队没有军靴,穿着草鞋在冲击路上遇到日军铺设的低铁丝网,竹签以及其他障碍都不容易通过。在行动停顿时,冲锋速度被延缓,非常容易遭到日军机枪火网式打击。

  抗战中国以一个农业国家难以支撑长期战争

  抗战军队的艰苦,当然有管理不善的原因,但更加重要的原因是国家没钱。1936年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只有4亿美元,到了抗战爆发,日军攻占沿海各省及大部分重要城市,国民政府的财政来援大部分丧失。

  这个时候的政府只能从生活环境与明朝差别不大的西南农村征收农业税一类的收入,可是就那点钱在古代连几十万拿大刀长矛的兵都养不起,更何况要养几百万近代化大军进行全面战争?国民政府的办法就是滥发货币,这实际上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办法。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