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中国远征军 > 内容正文

中国远征军史话(45)--野人山丛林战
来源:四川省普善公益协会   2016-09-16 11:17:19

由于野人山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孙立人在总结于邦之战教训时,特别提出要针对丛林战特点,决不能一昧正面强攻。

那么,丛林战哪些特点?

由于原始森林的特殊限制,飞机坦克大炮等重型兵器很少用武之地。战斗均为小规模的接触战,双方均以小规模战斗队搜索对方,各个击破。

其次,森林里浓荫蔽天,四处一片黑暗,双方遭遇时但闻其声,不见其人,只能靠听觉和直觉作战,靠对地形的熟悉和单兵个人素质决定存亡。

通过野人山无人地带需要较长时间,补给依赖空投,曰军已经丧失利空权,其前线部队经常处于缺弹断粮。而美军制作的航拍地图把所有利于空投的地点均以数字化并发到连排,只要报出编号,飞机即可飞抵空投。

为此,孙立人提出缅北丛林战战术要求,以适当兵力正面佯攻,以主力迂回到敌后,切断敌方后勤补给线,阻止敌方增援,然后前后夾击歼灭敌人。由于日军工事坚固,后防相对薄弱,只要突击敌军后防,逼其炮兵撤离,不能支援前方,可大大减轻我正面攻击压力。

新38师正是遵循丛林战特点,从于邦大龙河战役以后,多采用大纵深敌后穿插迂回,粉碎了日军笫18师团层层堵截。而新1军官兵的战斗素质也为这种新的丛林战战术提供了保证。

例如10月23日临宾战斗中,112团1营1连担任警戒的1排在杀伤大量曰军后转移,有3名战士落在敌后,他们毫不惊慌,灵活作战,击毙8名敌军后趁夜色掩护安然返回己方,驻印军兵员素质与训练程度与国内部队差异立见高下。

从于邦战斗后,新38师大胆采用适合缅北丛林的新战术,在胡康河谷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德哥,本名谭方德,系四川省普善公益协会抗战史研究室主任。《中国远征军史话》系列同此前《你不知道的抗战真事》系列皆为谭老师所著。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