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公路,从中国云南直通缅甸,
与缅甸中央铁路连接,直接贯通缅甸原首都仰光港;
它是一条血泪路、英雄路。
它修建于1938年;筑路十分艰难、艰苦。
随着广州的沦陷,中国的沿海城市落入日寇之手;
当时,旅居海外的华侨得知祖国遭遇日本侵略后,纷纷捐款捐物,
筹集了大批国内急需的药品、棉纱、汽车等物资,
但外援的抗战物资被阻。
1938年8月,中国人民修建的滇缅公路,
成为了运送国际外援抗战物资的生命通道,作用非常特殊。
美国工程专家曾经预言:
即使有最现代化的装备,
要想在云南这片陡峭的山区修建一条公路, 至少要七年,别无他途。
1938年1月,滇缅公路开始勘测;
近30个勘测人员,靠肉眼与现场感觉,
绘制了不存在的公路地图;
一个月,这些工程人员用跑的方式,
完成勘测近600公里;
当时,一边勘测,一边修路,时间紧急,不敢耽误。
当时,云南人口有1300万,出征军民达40万;
因青壮年大部分都应征入伍,
于是,工地中,不乏前来义务劳作的老人、孩子和妇女;
孩子们都带着自家的宠物:
狗、鸡猴和长尾巴的小鹦鹉……
他们衣衫褴褛,缺衣少食,工具落后,
但为了抗战救国,他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吃了很多很大的苦。
当时,物资条件异常缺乏,第一缺机器,第二纯系人力开路。
修路的压路机就是一种大石碾子,高1.8米,
一般重量在3—5吨之间;
人力推拉,上坡下坡,难于控制,常引发事故……
在修建过程中,有三千余人死于爆破、坠岩、坠江、塌方、疾病等;
因公伤残1200余人,惨不忍睹;
每一公里公路底下,就有超过三个民工的白骨。
在极其困难的环境和条件下,
能够在短短八个月内修好此路,
全靠沿途人民的爱国热情与艰苦耐劳精神的鼓舞。
1938年8月31日, 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滇缅公路终于通车。
9月2日,《云南日报》发表社论,题目是《滇缅公路修完了》。
当时,国统区内的几乎所有报纸都报导了这个消息,极受鼓舞。
滇缅公路的黄金时期并没有延续多长时间。
日寇就处心积虑,破坏滇缅公路。
1940年10月起,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
日军共出动飞机四百多架次,
把滇缅公路炸得一塌糊涂。
每次轰炸之后,护路工程抢修队就及时对路面、
大桥等进行修补……
1939年2月8日,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
号召华侨中的年轻司机和技工回国为抗战服务;
当时,志愿回国服务的东南亚华侨司机和修理工总共有3192人,
他们为祖国抗日战争的贡献非常特殊。
从1939年到1942年的三年间,
滇缅公路上一共抢运13000多辆汽车回国,
还有一大批武器弹药、工程机械、汽油、用品和军用被服……
抗战期间,西部11个省新建1.3万公里的公路;
有80万吨不能自产的火炮、油料和药品等抗战物资,
就是通过滇缅公路运入中国,
支援中国抗战,使之如火如荼……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请牢记血脉滇缅路;
看了滇缅公路筑路时的纪录片,很受感动和鼓舞;
查阅十四道拐的抗战公路,得知: 它雄、奇、险、峻,天下无;
从山脚至山顶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
“S”型顺山势而建,全程约4公里,倾角约60度。
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象征中国人民坚忍不拔的精神,
永远不可能被日寇驯服。
中国人用血肉之躯筑就的滇缅路,壮哉!佩服!
它不断延伸,通向中国梦, 通向我们追求的更美好的幸福……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