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东北抗联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东北抗日烈士传》——赵永新烈士传略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20-08-23 18:22:35

赵永新遗像(1913—1937)

抗联五军军部奖给赵永新同志的“旬表”

  赵永新同志,原名赵焕卿,黑龙江省双城县人,1913年出生在一个自由职业者家庭。他在小学读书期间,勤学好问,刻苦钻研,学业成绩优异。在同学中间,他谦虚谨慎,待人诚恳;在师长面前,他忠厚老实,知尊知敬。因此,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喜爱他,器重他。

  小学毕业后,赵永新到北平(今北京市)继续求学。他先在弘达中学读书,后来入北平俄文法政学院学习。学习期间,由于他阅读了很多进步书刊,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这时,他清醒地看到,帝国主义的瓜分,封建军阀的割据,再加上资本家和地主阶级的盘剥,祖国面临着空前浩劫,广大劳动人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他深刻地认识到,要想使黑喑的旧中国变为光明的新中国,没有千百万中华儿女奋起觉醒,跟随中国共产党英勇斗争,直至驱逐外国列强,打倒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是不可能的。赵永新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还主动接近一些进步同学。在他们的影响和帮助下,赵永新很快地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祖国的东北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在这国土沦亡、民族危难之时,年轻的赵永新,带着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满怀家乡惨遭蹂躪的悲愤之情,毅然参加了北京的学生运动。他和很多进步同学一道,撒传单,贴标语,走向街头讲演,积极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大好河山的宣传。他立场坚定,态度积极,表现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正义感。不久,赵永新同志愤然回到东北,投身于东北人民武装抗日的革命激流之中。

  1933年,赵永新同志在斗争激烈的吉东地区参加了宁安工农义务队。在党的培养和教育下,经过革命斗争的锤炼,他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5年2月,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成立后,赵永新在五军一师一团三连任文化教员。后来,他到二师五团二连任指导员。这一年,他参加了烟筒沟战斗。在战斗中,他沉着果断,机智勇敢,为战士们作出了榜样。在平时工作中,他注重连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他关心同志,爱护战士,上下关系十分融洽。一次赵永新回家探亲,返回部队时,他特地给战士们买来了袜子、脚布子、香皂、肥皂等,这件事使同志们深受感动。

  1936年以后,各抗日武装部队不断发展壮大,接连打了不少大胜仗。一次,赵永新随部队参加了袭击穆棱日寇兵车的战斗。在这次战斗中,他缴获了一块怀表(旬表)。赵永新同志把这块怀表上交给五军军部。后来,在庆功大会上,军长周保中同志又把这块怀表奖给了赵永新同志。在以后的战斗中,赵永新同志使用这块怀表指挥战斗,发挥了良好作用。建国前夕,周保中同志将烈士生前使用过的这块怀表送给了东北烈士纪念馆,陈列至今。

  1937年初,赵永新同志被调到哈东办事处,担任秘书长工作。同年7月,宁安县三道河子伪森林警察大队长李文彬率队起义反正,参加了抗联第五军,改编为五军警卫旅,下属两个团。李文彬同志任旅长,赵永新同志任二团政委。此后,赵永新同志率二团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活动。

  不久,为了避开敌人的“讨伐”,五军党委在三道通召开临时会议,决定警卫旅连同家属迅速离开牡丹江地区。之后,赵永新同志随李文彬同志率领的五军瞥卫旅往下江依东、宝清地区转移。7月下旬到达依东地区后,警卫旅曾与日伪军激战三次,共击毙日本指导官大佐以下六、七十人,伤十余人。

  同年夏,五军警卫旅转移到桦川县(今桦南县)境。8月16日,在李红眼子东山阻击日军浅田大队的战斗中,赵永新同志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

(田兆民)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